当前位置:首页>>炎黄文化

刘永国:黄帝的历史功绩

来源:中国网发布时间:2022-09-26 17:40:49

黄帝是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史称轩辕黄帝。司马迁《史记》以“五帝本纪”开篇,而黄帝置于五帝之首。黄帝晚于炎帝,比较接近历史人物,但他同炎帝一样,仍具有传说色彩,太史公治史严谨,他显然是把黄帝当做历史人物而列本纪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黄帝是一位具有传说色彩的历史人物。

炎帝神农、黄帝轩辕都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而且都具有创世英雄的业绩和品质。炎帝神农是“三皇”时代的代表,黄帝是“五帝”时代的代表,江河后浪胜前浪,在“三皇”特别是炎帝所作贡献的基础上,黄帝进一步推进了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发展,黄帝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和方向,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融合所做的贡献,可以说比炎帝更大更具历史影响。黄帝的主要历史功绩如下:

1、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种养、耕织农业基本确立。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意思是按照季节种植百谷,训养动物。“虫蛾”是指养蚕。《通鉴外纪》记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之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男耕女织,在炎帝神农时代已经出现,是炎帝神农发端的伟大创举,伟大的事业需要推进、发展,从以上记载可看出,在炎帝创新的台阶上,黄帝时代的耕织有了品种的创新与规模的扩大,“时播”体现出了规模和规律性;炎帝时代的织是织麻,而黄帝的夫人始教民育蚕,从“麻”到“蚕”,拓展了纺织材料。黄帝时代,以百谷种植、畜禽训养、丝麻纺织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手工业基本确立,先民的吃穿水准渐入文明社会。

2、发明衣裳鞋帽,营建屋宇宫室,垂衣裳而天下治。

垂衣治世是走向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黄帝夫人嫘祖发明并教会人们植桑、养蚕、缫丝之后,黄帝介入了衣与裳的设计制作,上衣下裳,长短宽窄乃至染色有了区别,接着又发明了帽、鞋,先民从此有了体面的穿戴,衣裳鞋帽不仅具有护体遮羞、抵御风寒的功能,还具有了身份地位区分的社会功能,加速了原始公社的解体和阶层社会的形成。“垂衣裳而天下治”,说的是衣裳分角色,社会显阶层,社会治理初显秩序。《周易·系辞下》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白虎通义》云:“黄帝作宫室,以避寒暑。”炎帝时代的先民已学会造房子,让人住进房屋。“黄帝作宫室”,意味着档次、规模有了提高,“宫室”的出现与衣裳鞋帽的出现一样,既是生活质量的提高、文明元素的垒建,也为阶层社会的形成提供了条件。或者说,是阶层社会初步形成的外在反映。

3、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制轮造车,黄帝发明舟车。

古代先民爬山涉水、四出活动主要靠两条腿步行,速度、至达、负载受到了人力的局限。《周易·系辞下》说:黄帝“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传说黄帝因风吹草帽滚动而受启发,发明了装上轮子的车,可乘坐,可载物。古代装有帷幕的车叫“轩”,车前面用来驾牲口的那根直木叫“辕”,“轩辕”合起来就是指古代的车。黄帝又名轩辕,就是纪念他发明了车。当时的车应该是兽拉车,这也说明当时训养动物达到了较好水平。黄帝造船、造车,延伸和扩展了人力,发展了社会生产力。黄帝和炎帝一样,是大发明家。《史记》中还记载“黄帝作宝鼎三”,“见百物,始穿井”。《拾遗记·卷一》记载:黄帝“始造书契”,书契即书写符号。说明黄帝发明了铸鼎、打井和书写符号(文字的胚胎)。

4、造桥济渡,宽仁爱民,黄帝开启了古代公用事业建设。

黄帝是远古时期深受先民们信赖和爱戴的部族首领,他融和了许多部落以后,被推举为天下共主,称为黄帝。黄帝为人宽厚仁慈,千方百计地解决老百姓日常生活、生产和社会交往中遇到的难事难题,让人民过得好一些。传说有一天,黄帝和大臣共鼓打猎时遇上了暴雨,看到一个男子涉水过河,被猛涨的河水冲倒,黄帝和共鼓急忙赶上前去救援,由于水流湍急,男子不幸被河水卷走了。黄帝对共鼓说:“如果人们不用淌水就可以过河,那多好啊!”这时,黄帝和共鼓看到被河水冲倒的一棵大树,从河北岸上连根拔起,树梢倒入河南岸边,横跨在河流之上,几只松鼠从上面跳过来跳过去。黄帝灵机一动:“横木跨河,即可济渡,何不推而广之?”于是督率众人在河两岸堆起较高的土堆抬高与水面的距离,再让人砍了五棵粗大的树木架在土堆之上,就这样把河两岸连通,黄帝亲自走了几次,很平稳,很安全。便命共鼓传习域内,横木跨河济渡便传开了。粗大的树木有树节,当时的工具难以削平,人们在桥上行走时,要一跳一跳地跃过树节,于是命名为“跳”。因“跳”“桥”音相近,后来“跳”叫成了“桥”。黄帝的仁爱与创举给百姓带来了福祉。

5、抚万民度四方,设置行政区划,黄帝首创文明古国。

黄帝视野开阔,心胸广大,他放眼四海,开山通路,扩大疆域,东至大海,西至空桐,南至长江,北至釜山,踏勘疆土,奠定了中华民族最初的国家疆域和版图。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用“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这五句话,高度概括黄帝治国的气象与雄心。炎帝时代实行的是部落酋长和部落联盟首长的氏族公社式治理,“天下一笼统”,有部族分支,尚无行政区划。黄帝尝试着推进行政区划,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一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疆域划分为九州,创造了行政区划,委派有威望的能干人治理地方,初步形成了行政区划有序治理,从天下“一笼统”到国家刍形初步显现,国家呼之欲出。

6、设官理事,分类管理,建立文明古国治理秩序。

黄帝基本奠定天下疆域后,初步建立古国官吏体制,划野分疆,设官司职,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官名)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如以云为名的中央职官,管宗族事务的称青云,管军事的称缙云,风后、力牧、常先、大鸿被任命为治民的大臣。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重”是过分的意思,即“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员节简朴素,反对奢靡;提出以德治国,“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修德立义,惟仁是行,设立“九德之臣”,教导百姓言行。在对农业和赋税的管理上,黄帝首创田亩制,以步丈亩,以防争端,据说将各处土地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政府所有,收获缴政府;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各家耕种,各家自收。公田制度的产生,首创赋税之源;而私田为私有制的产生准备了温床。

7、设计规矩准绳,确立是非曲直,黄帝开创法治秩序。

黄帝立国设官之后,主张树范立规,教导万民有所遵从,有所不为,在社会上确立道德规范,明确是非曲直。《黄帝内经·经法》中说,黄帝认为“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又说“刑名已立,声号已建,则无所逃迹匿正矣”。也就是说,黄帝认为,法是由天地之道而产生的,法就是准绳,用准绳来判断行为的是非曲直。据《商君书·画策》记载,黄帝制定“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让人民各明其分,各安其位,各行其是,建立起和顺的家庭和社会关系。黄帝不仅在本部落内行仁义、重德治、和人心,而且其行仁义、重德治、和人心之举,也影响了周边部落。《尸事》说:“四夷之民,有贯胸者,有深目者,有长肱者,黄帝之德尝致之。”随着亲和政策的实施,黄帝逐步统一中原。最终,各部落之间关系和睦,古老中国大地出现和谐稳定的局面。

8、习用干戈,以征不享,黄帝确立中枢权威。

黄帝建立以中原为中心地域的古国国家形态后,和合四方,巩固和扩大华夏的疆域。对不尊重中央、闹分裂、相互兼并的势力进行征伐。《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就是说黄帝尝试建立军队,运用战争手段,征伐不听招呼、不服从命令的势力,受到惩罚警戒后,诸侯都能尊重中枢(中央),前来朝拜,跟随中枢的步伐。黄帝操练士兵,把士兵训练成如熊罴貅貔虎豹般的勇士,或者把熊罴貅貔虎豹训练成军阵,所以黄帝的军队勇猛善战,在阪泉之野,黄帝打败了第八世炎帝,炎帝率领的部族与黄帝部族休兵罢战,实行民族融合,这就炎黄联盟,形成华夏民族的主流。黄帝还在涿鹿山前与蚩尤决战,在战神应龙、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下,擒杀了蚩尤,获得胜利,统一了中原各部落。战后,黄帝率兵进入九黎地区,随即在泰山之巅,会合天下诸部落,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告祭天地,宣示中央之国的统一与强大。

9、推算历数,顺天行事,黄帝开启上古科学。

黄帝主张人要顺应天地时律,尊重自然规律。《黄帝内经·经法》记载,黄帝认为“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理也”。他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呈现“极而反,盛而衰”的现象,这是“天地之道”,是天地之规律,同时也是“人之理也”,是人要遵守的道理。《黄帝内经·十六经》说,黄帝认为“吾受命于天,定位于地,成名于人”,并强调“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毋逆天道,则不失所守”。黄帝这些要尊重天地规律,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和合”的言行,反映我国先民在远古时期就有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黄帝观测日月星辰变化,关注太阳东升西落和月亮朔望,总结时令节气,推算历数。据传,制定了简单但能适应农事时令的黄历,为后世进一步研究天文历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黄帝历顺应天地四时纲纪,预测阴阳变化,按季节种植百谷草木,驯养鸟兽蚕蛾,促进了生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