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炎黄文化

刘永国:炎帝神农氏故里巡览

来源:发布时间:2022-10-14 11:40:25

炎帝神农开创农耕文明,影响中华文明数千年,是炎黄子孙所尊崇的人文始祖。在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文化浪潮中,炎帝神农故里引起了关注。中华域内有多处地方称为“炎帝神农故里”,这些地方主要是湖北省随州市、陕西省宝鸡市、山西省高平市、湖南省会同县。湖南省炎陵县则是炎帝神农陵寝所在地。

湖北随州市

随州市,别名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位于湖北省北部,东承武汉,西接襄阳,北面与河南省南阳、信阳二市毗邻,南面与湖北省江汉平原的荆门市(京山县、钟祥市)相连,素有“汉襄咽喉”、“鄂北明珠”之称。全市版图面积9636平方公里,辖曾都区、随县,代管广水市。

随州人文古老,历史悠久。据《礼记》《左传》等众多文献记载,随州上古为烈山氏,华夏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本起烈山”。五千年前,炎帝神农氏在此“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开启史前农耕文明。           

据文献记载,炎帝神农生于烈山。《国语·鲁语》记载:“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也说:“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礼记·祭法》的说法也基本相同:“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

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为《礼记·祭法》的记载作注曰:“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有烈山氏。”郑玄根据《国语·鲁语》中展禽和《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蔡墨关于烈山氏及其子柱的言论,参之以秦汉之际炎帝与神农合一的定说,在为《礼记·祭法》的类似记载作注时,将厉山氏或曰烈山氏同炎帝视为同一人。既然郑玄以为烈山氏(神农氏)同炎帝为一人,其生地也自然在一处,即烈山,又作厉山。

最早指出炎帝神农氏生地的学者,是郑玄。时隔不久,三国时东吴学者韦昭率先响应郑说。他在为《国语·鲁语》展禽的话作注时说:“烈山氏,炎帝之号也。起于烈山。《礼记·祭法》以烈山为厉山也。”由于先秦典籍只有神农氏(烈山氏)生地的记载,未见炎帝生地的记载,以致郑玄、韦昭将炎帝神农合一后的生地定在烈山。

汉代班固的《汉书·地理志》曰:“随,故国;厉乡,故厉国也。”这里的“随”、“厉”,都是西周封国,在今湖北省随州市境。故随国、故厉国之地,汉时设随县,在今湖北省随州市境。也就是说,战汉之际的学者基本厘清,厉山氏炎帝神农“起于厉山”,其故里、发祥之地在今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境。

炎帝神农氏故里经汉代学者厘定于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唐宋学者、明清志书接连做了许多落定户籍式的具体记述。择其要者,简述如下:

唐代李泰编纂的《括地志》记载:“厉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昔神农生于厉乡,所谓列山氏也。春秋时为厉国。”

唐代后期李吉甫编撰的《元和郡县志》记载:“随县,本汉旧县,属南阳郡。即随国城也,历代不改……厉山,亦名烈山,在县北百里。《礼记》曰: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故曰厉山氏。”

北宋王存等主编的《元丰九域志》记载:(随州汉东郡)“神农庙,在厉乡村。《郡国志》云:厉山,神农所出;厉山庙,炎帝所起也。”

南宋罗泌《路史·炎帝纪上》记载:“炎帝神农氏,姓伊耆,名轨,一曰石年……母安登感神于常羊,生神农于列山石室。生而九井出焉。”卷二十四记载:“厉,帝之潜邦,一曰列,是曰列山,亦曰丽山,即厉山。今随县北厉乡……神农是生。”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七湖广德安府随州记载:“厉山,在州北四十里,相传神农起于此。神农号厉山氏,故以名山。山下有厉乡,即春秋时厉国也……山有二穴,神农所生,谓之神农洞……厉乡西有堑两重,堑中有神农宅,宅中有九井。”

清代章学诚主持编纂的《湖北通志·舆地志》记载:“厉乡,在州北,今名厉山店。……亦云赖乡,故赖国也。有神农社。”

上述记载表明,炎帝神农生于厉山,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史志互证,代代相因。

随州沿革清晰。公元前11世纪初,西周开国君主周武王姬发,分封兄弟15人、姬姓40人建国。西周开国功臣南宫适封到汉东随地建国,史称随国。随国即为姬姓40国之一。近几十年考古发现,随国地下“挖出了一个持续700年的曾国”,著名史学家李学勤先生已认定“曾随合一”。秦朝时,全面实行郡县制,随县隶属于南阳郡;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周静帝宇文阐晋封左大丞相杨坚为随国公,建随国;公元581年,杨坚废周立国,国号为隋;此后随州为郡为州;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随州改为随县。2000年,设立地级随州市。

随州考古发掘表明,距今5000年至6000年前,已有一支远古人类在随地生息劳作。1957年6月,湖北省文管会文物调查组在距随州烈山约5公里的山地采集到一件石英岩打制的石器,经专家鉴定,确认这件石器属旧石器时代。这是湖北乃至长江流域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遗物。

随州境内及周边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文物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十年来已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50余处文物3000件。其中,较著名的有洛阳镇金鸡岭遗址、淅河西花园遗址和三里岗冷皮垭遗址。

淅河西花园遗址距随州城约20公里,遗址分上下二层。下层因潜入水面以下,未能大规模发掘,从出土少部分遗物来看,已证实其文化内涵与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类似。上层为屈家岭文化层,在这一层中发掘房基5座,皆由红烧土块堆积而成,木骨泥墙,茅草盖顶。还发现大量稻谷壳、窖穴、成人墓葬、儿童瓮棺葬及当时人们使用的石刀、石铲、石斧、石锛等生产工具和彩陶壶、杯、钵、豆、碗、罐、鼎、盆、锅、甑、空心陶器、玉珠等大量生活用具和工艺品。

三里岗冷皮垭遗址距随州城西南约40公里。遗址中不仅出土了磨制石斧、石刀、石镰、石箭镞等石器,而且出土了夹砂陶、泥质灰陶及泥质磨光黑陶等陶器,尤其以彩绘蛋壳黑陶最为典型,还发现了大量含稻谷壳的红绕土块。经专家分析鉴定,其文化内涵包括屈家岭文化和中原地区龙山文化这两种文化遗存。

随州市有关炎帝神农的遗址遗迹印证了古籍记载和传说,如烈山、神农洞、龙脉河、常羊山、神农泉、神农九井、七步天梯以及神农碑、神农庙、龙凤日月旗杆等,近现代新建了神农牌坊、神农文化广场、炎帝神农纪念馆、神农尝百草塑像、功德殿、万法寺、烈山湖等20余处人文和自然景观,形成了炎帝神农文化风景名胜区。

随州民间有关炎帝神农的传说故事很多,民俗也很多,人们尊炎帝神农为人文始祖,世代相传炎帝神农生于农历四月二十六日,每年这一天都有奉五谷祭祀的习俗,还有模仿农事、采药、赶集(物物交换)观天的民俗表演。

近几十年,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随州市都要举办隆重热烈的“中国湖北炎帝神农故里寻根节”(曾经为“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以纪念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生辰,世界各地的烈山宗亲会等海外华人组织,都会组团前去参加寻根活动。

陕西宝鸡市

宝鸡市,别称陈仓、雍城,地处陕西省关中西部,东连咸阳、杨凌示范区,南接汉中,西北与甘肃省的天水和平凉毗邻。截止2020年末,宝鸡总面积18117平方公里,下辖4区8县。宝鸡历史悠久,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誉称“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

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宝鸡属内史地;曹魏(公元220~265年)为扶风郡;1949年7月16日设立宝鸡市。

宝鸡是周秦王朝发祥地。公元前11世纪,周先祖之一的古公亶父率族人迁徙到岐山下的周原(今宝鸡市岐山县),“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 《史记·周本纪》),建立了周王朝早期的国家组织。这就是西周最早的都城岐邑,距今已3200多年。古公亶父之后,周在季历和文王时期,国势发展很快,先后征服了西落鬼戎、始呼、翳徒之戎,邻近的许多部落和方国也归附于周,巩固了周族在渭水中游的统治,为伐纣灭商,建立西周王朝奠定了基础。

宝鸡得名于传说。唐天宝14年(公元755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叛乱,叛军破关入陕,直逼长安。唐玄宗携贵妃杨玉环仓惶出逃,行至马嵬坡驿士兵哗变,玄宗被迫诛杀杨国忠,缢死杨贵妃。唐玄宗一行逃到陈仓,叛军尾追不舍。慌不择路的害玄宗,只带几个亲兵钻入山中。此时,山外尘土飞扬,叛军战马嘶鸣,情势危急,忽然飞来两只山鸡,盘旋之后,款款南飞。众人跟着山鸡,爬上陈仓山顶,歇入庙中。叛军追到。突然,冰雹倾泻不止,砸得叛军溃退而去。说也奇怪,山下雷雨交加,山上却晴空万里。众人再找那两只山鸡,已化为石鸡,昂首屹立。临别时,玄宗脱口而出:“陈仓,宝地也;山鸟,神鸡也。”宝鸡便因玄宗御口金言:“宝地神鸡”而得名。此后,陈仓更名为宝鸡,陈仓山始称鸡峰山。

宝鸡为姜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文化、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重要的起源地之一。在距今约5000年前,宝鸡渭水流域的姜水,生息着一个古老的氏族部落——姜炎族,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人物,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

《国语·晋语》载“炎帝以姜水成”,可以理解为炎帝族最早的活动地方在姜水。古之姜水,据《水经·渭水注》在姜氏城南,即今岐山县周原一带,但不知道确定地点。据《大明一统志》:凤翔府宝鸡县南七里有姜氏城,城南也有姜水。此姜氏城今名姜城堡,往南即益门堡,堡西有一水名清姜河。

姜城堡为新石器遗址,1958年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姜炎族在宝鸡的最早故居是据传在今清姜河流域。为了生存和发展,一部分迁居今岐山、扶风一带,所以,在这里也出现了带“姜”的水名和城名,即“姜水”和“姜氏城”。有研究者考证认为,在今宝鸡市区渭河和清姜河的交汇地带,曾发现过多件齐家文化(姜炎文化)的典型器物——高领袋足鬲。据测定,这比在岐山、扶风境内发现的同类器物要早。这说明岐山、扶风境内出现的齐家文化或是宝鸡市区姜炎族向东迁徙、推进的结果。

传说早在黄帝时代,宝鸡地区就开始了对炎帝的祭祀。据汉代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记载:“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吴阳”指今宝鸡市陈仓区境的吴山之东南面,即今凤翔的“三畤原”。秦国开创了以官方名义祭祀炎帝、黄帝的先例。迄今为止,这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有关这方面内容的文献记录。自此以后,宝鸡祭祀炎帝相沿成习、经久不衰。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自称“赤(炎)帝之子”,设“畤”祭祀炎帝及黄帝、青帝、白帝、黑帝。这种祭俗一直延至汉武帝。汉武帝在位期间,曾多次到雍地设“畤”祭祀“五帝”。隋唐以降,宝鸡地区开始设庙宇祭祀炎帝和黄帝。

研究表明,炎帝为新石器晚期的人物,距今大约在5000年以上,处于母系向父系的过渡时期,其考古学文化类型是属于仰韶文化。据文物普查显示,宝鸡渭河流域有700余处旧、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存,仅市区2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就有距今8000-4000年的先民遗址80余处。从已发掘的关(官)桃(道)园、北首岭、福临堡和石嘴头等遗址看,其序列完整,真实地反映了新石器时代的宝鸡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民的社会组织和生产、生活情况。而且,宝鸡又有得天独厚、适合远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这些正好说明宝鸡地区“在我国历史的黎明时期就有人居住”(徐旭生语),生息着一个较大的原始先民群。

关桃园遗址距今已有8000年左右的历史。这里除了发现大量的陶器之外,还发现了数十件骨耜。这是在黄河流域的第一次发现。骨耜的出土,说明宝鸡地区原始农业的出现至迟可以推进到8000年以前。著名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张光直先生曾在分析了黄河中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后说,这里正是仰韶文化的集中区,拥有适应于新石器革命的自然条件,宝鸡地区应是新石器革命最理想的地区。关桃园遗址的发现不仅证实了张光直先生的论断,同时,也印证了历史学家陈连开先生的预言:“随着时间推进,有理由期待,在宝鸡秦川地区还可能有更惊人的发现,来说明这一地区是中国旱地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由此可见,宝鸡地区姜炎文化的孕育、产生和发展,具有考古基础。

考古资料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历史信息。在宝鸡市区和岐山、扶风等地,曾陆续出土了一批齐家文化陶鬲,考古专家考证为姜戎文化,与甘肃齐家文化、辛店文化一脉相承。著名考古学家邹衡先生命名此类文化为“姜炎文化”。这就从考古学上得到了证实,即使在商代晚期,直到西周,在宝鸡地区还生息着一支炎帝姜姓裔族。“姬姓和姜姓是姻亲关系……共同组成了周民族”(邹衡语),建立了西周姬姜政治、军事联盟,为周朝的建立、巩固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姓氏文化的角度考察,据不完全统计,姜姓后裔经数千年的流徙分支,至今已有齐、吕、许、申、高、谢、邱、丁等近三百多个姓。在今宝鸡的扶风、岐山和陈仓区等村镇,还留存有众多的姜姓人家。

山西高平市

高平,别称长平,隶属山西省晋城市,东与陵川县接壤,西与沁水县为邻,南与泽州县毗连,北与长治市上党区、长子县相接,因其四面群山环绕、中部相对平坦得名。总面积94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450767人(2021年)。1961年,恢复为高平县;1993年5月12日,撤县设市。高平是太行太岳革命老区,有“煤铁之乡”、“黄梨之乡”、“生猪之乡”和“上党梆子戏曲之乡”的称誉。

高平古称长平、泫氏。据考古发现,最迟于旧石器晚期,高平就已有人类聚居。高平市是尧封丹朱、神农播种、蚩尤冶铁等神话发源地。高平境内现有长平之战遗址群、炎帝陵、羊头山石窟等古迹多处。

高平市是华夏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活动的遗迹遗址较多,现在在高平市境内能见到与炎帝神农传说相关的山川和明代以来的建筑遗址遗存,如相传炎帝居住过的羊头山、明代“炎帝陵”石碑、炎帝行宫内的石质雕花、石础和正殿“西游记”木雕图案。有些石雕木雕,堪为精品。民间传颂着炎帝神农“烧荒垦种”的创业故事和“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

晋东南与高平市相邻相近的长子县、长治县、泽州市、陵川县、壶关县、潞城市、长治市城区和郊区等市区县,也发现了大量的炎帝文化遗存。

高平市神农镇庄里村的羊头山,是炎帝传说相关的遗存中很重要的一处,在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有重要的影响,在中国传统信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高平市开展了炎帝神农文化研讨活动,开辟建设了羊头山炎帝文化旅游区。

高平有关人士表示,高平的炎帝神农遗址“故关的炎帝行宫,下台的炎帝中庙,永录的炎帝庙……我们这里关于炎帝的遗存是最全面的,总数不下于30处。目前着手将炎帝编入地方志,但宣传活动也将进一步展开。”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挖掘才刚刚开始。该人士称,高平市旅游开发的需要,将使“炎帝”的价值挖掘进一步加强。

湖南炎陵县

炎帝陵,即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陵寝,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在城西17公里的鹿原镇境内的鹿原陂。这里洣水环流,古树参天,景色秀丽。炎陵县原名酃县,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炎陵县。

关于炎帝神农氏安葬地的记载,最早见于晋代皇甫谧撰写的《帝王世纪》,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宋代罗泌撰《路史》曰:“(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记述得更具体,更明确。

据地方史《酃县志》记载,鹿原陂西汉时已有陵。西汉末年,绿林、赤眉军兴,邑人担心乱兵发掘,遂将陵墓夷为平地(去除封土)。唐代,佛教传入,陵前建有佛寺,名曰“唐兴寺”。陵前仍“时有奉祀”,烟火不绝。

宋太祖乾德五年,炎帝陵前建炎帝庙,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炎帝庙也历尽沧桑,屡建屡毁,屡毁屡建。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67—983年),朝廷将事官虑炎帝陵地僻路险,舟车不便,奏请将炎帝庙迁至茶陵县城南,意在便于祭祀。宋太宗诏许,即移鹿原陂炎帝庙于茶陵县城南五里处。此后凡二百余年,朝廷官府祭祀炎帝神农氏的活动,均在茶陵县城南炎帝祠庙进行,鹿原陂炎帝庙几近湮没。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衡州守臣刘清之鉴于炎帝陵没有炎帝庙,反而保留唐代的佛寺,有点不伦不类,于是奏请朝廷,废陵前唐兴寺而重建炎帝庙,朝廷嘉许。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析茶陵军之康乐、霞阳、常平三乡置酃县,以加强炎陵守卫、祭祀、管理事项。此后,炎帝陵所在地鹿原陂即属酃县境地,隶属衡州府管辖。至淳祐八年(公元1248年),湖南安抚使知潭州陈奏请朝廷为炎帝陵禁樵牧,设守陵户,并对炎帝祠庙进行了一次大的修葺。

宋代以后,元代近百年间,朝廷只有祭祀炎帝陵的活动,而未见有诏修炎帝陵庙的记载。

明代,有关炎帝陵庙的修葺,史书记载颇详。较大规模的修葺有三次:第一次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诏命遍修历代帝王陵寝,由此炎帝陵庙也得到了一次全面修葺。第二次是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由酃县知县易宗周主持。这次重修是在原庙旧址上拓宽兴建,基本上改变了旧庙形貌。第三次是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酃县县令派人于路旁募捐,发起重修。新庙规模虽因循旧制,但庙貌大为改观。

湖南会同县

会同县,湖南省怀化市下辖县。位于湖南省西部,东枕雪峰山脉,西倚云贵高原,全县土地总面积225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29.05万人(2021年末)。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地;宋崇宁元年(1102年)置三江县,次年改名会同县,属靖州。

会同境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繁衍生息,有炎帝神农传说,还有与炎帝神农植五谷、尝百草、创“连山易”相关的地名。

2005年,“炎帝故里在会同”的研究,在会同逐步展开。是年6月24日,《边城晚报》第7版刊登阳国胜先生题为《炎帝出生地新说:炎帝故里在会同》的文章,引起关注。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教授王震中、宫长为,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林河,怀化市艺术馆助理研究员李怀荪,《旅游中国》周刊总编助理何铁成,怀化学院王文明教授与刘冰清、唐德彪、袁尧清副教授等人前往考察,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专题研究文章和信息稿件200多篇。

“炎帝故里在会同”的主要佐证是:会同县众多古地名与炎帝神农氏密切相关、连山八座古庙布局与炎帝首创《连山易》方位吻合、连山地形地貌与史书记载的炎帝神农故里特征相合、会同话是上古汉语的活化石等、会同民俗和物种等风物特征印证炎帝神农相关记载和传说。

此后,“全国首届会同炎帝故里文化研讨会”召开,先秦史专家李学勤教授说:(会同文化研讨)有利于克服学术界长期存在的两种偏见。一是有利于克服中国古史是神话传说的偏见。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黄帝纪元四千七百多年,上古炎帝传说有八世,二百四十多年,正好五千年,所以我们讲到黄帝时不要忘了炎帝。炎帝在古史传说中的位置特别重要。带有神话色彩的上古传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这就是历史。第二有利于克服湖南特别是湘西地区是古代荒蛮之地的偏见。传统的一些偏见认为:上古的湖南是荒蛮之地,是以后中原去开发的。但随着考古发现才逐渐揭示湖南古史的真相。

考古发现,会同及周边有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会同连山潭子颈遗址距今5万到7万年,特别是发现的高庙遗址,很独特。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湘西地区,包括以会同为核心的怀化一带,在整个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如果结合当地传说,完全可以克服湖南在上古史是一个荒凉之地的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