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澴潭镇——履职接地气 建议暖民心
来源:随州日报发布时间:2022-10-28 14:11:26
人大代表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中,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是人大代表的天然优势。
今年“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代表行动开展以来,随县澴潭镇96名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分成7个代表小组,聚焦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深入走访群众,广泛听取民意,以更接地气的履职,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田里等着收割,联系收割机心里没底——“老农技”牵头成立社会化服务公司
平整开阔的稻田间,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秸秆粉碎还田,稻谷粒粒归仓。10月17日,在随县澴潭镇黄林村,种田大户彭新科家的120亩随州香稻喜获丰收。
“机械和师傅都是公司帮忙联系的,每亩收费80元。前几年,都是河南那边的人来收,机器不适应,收费还贵。”彭新科说。
种田大户说的“公司”即随县澴潭农韵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公司的负责人是县人大代表、澴潭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邱国成。
在今年的代表行动群众走访中,邱国成等人大代表更广泛感受到了村民在种田方面的实际需求。他说:“年轻人都进城了,留村的都是年纪大的。但田里水稻等着收割,能不能及时找到收割机,会不会被抬价,他们每年心里都没底。”邱国成说。
群众有所需,代表有所应。今年3月,邱国成联动该镇农技服务中心、农机服务中心、供销社三方,合资组建了农韵农业服务公司,为农户提供田间种植、管理、收割及农资采买等服务。
目前该公司业务覆盖全镇,可协调全镇266名农机机械手、调配420多台(套)农机设备。邱国成说:“公司轻资产上阵,机械都是机械手自己的,公司主要是解决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统筹调度,种植户和机械手双方都能受益。”
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助力,找机械、买农资更省心。今年,澴潭镇秋冬播面积达8.6万亩,比往年多种1.7万余亩。土地少抛荒,农村大地更显生机。
专业设计“高大上”,但村民更要生活便利——“嫁出去的姑娘”当起了沟通桥梁
10月15日,在村里打造的古树村落点,村民袁成清家的老房子正在翻新施工,一棵300年树龄的黄莲树旁的斜坡已改造成石头台阶。台阶下方的大堰塘已由水泥护坡改为草坪护坡,且增加了水泥台阶,既增加了安全性,又便于村民在堰边涮洗。
提出这一建议的,是县人大代表、柏树湾村嫁出去的姑娘唐爱华。“村里搞改造,总设计有大城市的专业团队来做,但村民的一些生活习惯,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于是我便当起了村民与专业设计团队的桥梁。”唐爱华介绍。
搭一根电线,在古树上挂个大灯,忙碌了一天后村民们在树下一围,唐爱华给村民们介绍设计公司的设计理念,再收集村民们结合实际生活提的意见建议。
今年代表行动启动以来,这样的画面成了柏树湾村的一道风景。
改造需要清除村民屋子周边的小菜园,唐爱华再次到村民家中做工作。“村民都习惯了出门就能摘点葱啊蒜啊,以为搞改造就是不让他们种了。我就去解释,并拿出其他村的照片来,告诉他们环境改造也鼓励在房前屋后种小菜园,也规划有地方。”
目前,澴潭镇柏树湾村美好环境建设如火如荼。
大转盘“转不动了”,居民跳广场舞缺场地——“街坊书记”建议将“鸡肋转盘”改成小广场
今年以来,考虑到新履职的人大代表较多,澴潭镇先后开展代表履职专题培训,组织代表们去外地学先进经验,大大提升了代表们的履职能力。
澴潭镇人大主席李学军介绍:“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共谋’阶段,全镇人大代表提的建议中有30多条被采纳,每一条建议都是人民群众的心声和智慧。”
在镇区的柏树岗社区,澴潭镇小附近的路口曾是大转盘。集镇发展,车辆增多,早年间建的大转盘逐渐“转不动”了。因无专人打理,转盘内灌木稀疏,垃圾难清理。镇人大代表、社区党委书记叶正兵经常与群众打交道,在居民心中如街坊般亲切。他说:“何时能有块跳广场舞的场地,居民们极为关注。”他也一直记挂在心。
借代表行动的契机,叶正兵提交了将转盘改为休闲小广场的建议。今年夏天,转盘成功改建成小广场,改建中缩小了“地基”,腾出了空间,四周道路扩宽一米多,交通拥堵现象明显好转。
广场虽小,但每天傍晚,居民在这里跳广场舞时歌声、笑声交织,幸福写在了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