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炎黄文化

刘永国:古代随国的地域与时空

来源:发布时间:2022-11-15 15:22:14

1978年春夏,湖北省乃至全国考古界、文博领域人声鼎沸,湖北考古界在位于鄂北的随州市(当时为随县)发现了一座战国大墓,墓主为曾侯乙。古墓开启、清理经历了由春到夏的漫长时日,这期间,一阵阵惊呼从随州市传出,惊奇之声经由报纸、广播、电视传导,从湖北而大江南北、而海内域外。惊奇的内容,今天想来可概括为三大方面:其一,出土文物数量大,青铜器、漆器、玉器、金银器,林林总总,计一万余件;其二,出土文物所显示的文明水准登峰造极,其中一套65件编钟铭有音律,具有五声音阶与八个变化音七声音符、达到五个八度音,至今仍可演奏中外乐曲;其三,颠覆历史,文献记载春秋战国的随地为随国,如今考古却意外挖出了曾侯大墓!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曾侯大墓出现在随国中心地带,岂能让人不惊奇!

这随国到底是怎么回事情?春秋战国时代,随国在什么地方?曾侯大墓的揭示、曾侯乙编钟的惊世,让很多人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湖北随州——古随国故地。

随国地域:汉东之国随为大

随国不是一个平凡的国家,在它真实生存的春秋战国时代,在诸侯如林的纷争岁月,随国也是引人注目的。

《国语》《左传》《战国策》等古代史籍,在那发黄的竹简上都刻划有随国史事。尤其让现代随州人津津乐道的是《左传》对古随国的描述:“汉东之国,随为大。”(见中华书局2012年版《左传》129页)

古随国这地方,说来话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进入中华文明的传说时代,古随地域生活着“随”氏族。据战国时史官撰写的《世本·作篇》记载:“随,作笙。长四寸,十三簧,像凤之身,正月之音也。”汉代学者宋衷注:“随,女蜗氏之臣。”宋注表明,“随人”是“部落联盟女酋长”女蜗氏的“臣子”,是女娲、伏羲时代喜爱音乐、创制笙簧的氏族。

稍晚,至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古随地有“烈山泽而焚之”的烈山氏。烈山氏,又称神农氏,后来又被尊为炎帝,炎帝神农氏垦荒开田,培植五谷,豢养畜禽,开创原始农耕文明。

传说中的“随”,源远流长。随州之“随”,其名自中华文明的懵懂时期发源,历经夏商周之前三皇五帝的洪荒,走过夏商周、秦两汉,直到近当代,为国为州、为郡为县,从县级市至地级市,州郡县市前始终冠随。

“汉东之国,随为大。”说的是与周王朝同姓的姬姓随国。此前,商代的随地曾有过姜姓随国、厉国,有史家推测可能是商王朝对炎帝神农氏后裔的打赏与安置。随国之名当取自随地名,即国以地为名。姜姓随国的史料极缺,其地域当在大洪山、桐柏山之间,相当于今日随州市曾都区和随县的地域。周武王灭商,历史大变革之际,姜姓随国、厉国在历史的尘埃中湮没。

姬姓随国的史料比姜姓随国稍多一些,牧野之战武王灭商后,西周王朝为了镇守辽阔的疆土,控制殷商后裔,便把兄弟叔侄和立有战功的异姓贵族派往各地担任诸侯,建立诸侯国,以世袭的形式统治这些地区,期待这些诸侯国世世代代拱卫姬周王室。姬姓随国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建立起来的。

为什么说“汉东之国,随为大。”呢?周王朝为了巩固对南方疆域的控制,建立对楚国和淮夷的封锁“岛链”,同时也为了建立镐京与大冶“铜”之间的战略物资通道,在淮水上游和汉水中游地带,建立起随(曾)、唐、蔡、应、息等数十个姬姓封国,组成一个庞大的姬姓封国集团,史称“汉阳诸姬”。何为“汉阳”?汉水之东。所以又称“汉东诸姬”、“汉东之国”。汉水东部的这些封国,随国占据了随枣走廊的南半部,北出淮水,南抵大洪山,西抵汉水之滨,东接安陆、汉川,在诸姬中论块头为最大,论地理位置冲要无它能及。

关于随国地域,还要多说一句的是,在“考古曾国”出现以前,史家看古随国,把古随国大体上是放在大洪山、桐柏山之间的。“考古曾国”出现后,视界发生了一些变化。考古发掘在枣阳市郭家庙、京山市北部的苏家垅、安陆市以及豫南一些地方都发现了曾国墓葬和有铭青铜器,而近四十年的曾国考古已证实“考古曾国”即“文献随国”,曾随既一家,曾的边际既已超越大洪山和桐柏山,这就意味着随国的地域超出了史家此前的认知,其北缘接近南阳盆地的南缘,其南缘跨过了大洪山,抵近江汉平原的北部边缘,是楚国的紧邻。

从以上情况看,以今天县市地域论,随国是跨县之国,而“汉东诸姬”的其它诸侯国,如唐、郧、蔡、应、息等,多不足今一县之地。比较而言,当然是“汉东之国,随为大”。不过,当时的士大夫们议论“随为大”,恐不仅指地域块头,应该还有国势和影响力等诸项。

随国时空:与楚为伴七百年

随国——姬姓随国,是什么时侯建立的呢?

姬姓随国立国的时间,文献无明载,“曾随之谜”破解之前,史家对随国始建的年代有一个基本判断。据《国语·郑语》“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的记载分析,一种观点认为,随国始受封于周成王、周康王年间,即公元前1000年前后。那时,周武王灭商,成康继位,相继分封了相当数量的王室宗亲和开国功臣,撒播域内,藩镇四方,姬姓随国大概率就是在这个时段封到汉东地域的。周昭王南征时,经过了唐、随、郧等“汉阳诸姬”,而且得到了唐、随、郧等汉水中下游东部姬姓封国的配合与支持。

这应该可以推断随国等“汉阳诸姬”受封立国当在周昭王南征之前,大概率在成康之世。这方面的史实,《左传》等史籍有记载,还得到北宋发现的“安州六器”铭文的互证。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随国等“汉阳诸姬”受封立国比成康之世要晚一些,或者封在成康之世,但首封不在汉东,而是在山西,还比较具体地指出,随国首封之地在山西介休县。后来,周昭王把视野扩展向南方,要经营南土,比如对荆蛮、淮夷的监控、对长江南岸大冶铜矿的把控,都需要“自己人”,于是便把姬姓兄弟叔侄封国从山西、陕西移封到了南方的汉东,沿汉水东岸建立“岛链”,封堵楚国“问鼎中原”的战略空间。

尽管有这两种观点,或成康之世始封汉东,或始封山西后迁汉东,总之,姬姓随国立国于汉东之地当在周昭王南征之前。这是史家的共识。

随国立国于汉东之地,带有“尚方宝剑”和“封锁”的战略责任,似乎与楚国之间难有和平共处,其实也不尽然。从《左传》上看,随楚之间有过六次战争,互有胜负,当然是随国胜少负多。战争的原因,有两次是楚国逼随国结盟,有一次是楚国要求随国到周王那儿去说项通曲——批准楚武王称王,随国率领“汉阳诸姬”一班小兄弟攻伐楚国也有过一次。战争是短时间的,休战言和、和平共处,则是日常的。更多的时候,这强弱失衡的两个邻国之间是一种默契、共存,甚至友好互动。如吴师破郢、楚昭奔随,随国收留和保护了楚昭王;楚王失国,随师护送其返都复国;曾侯乙去世,楚惠王铸钟致悼;楚随通婚联姻,等等。所以,我们不必纠集于楚随是敌是友,他们是南方天空下的伙伴,是伙伴之国。

楚随之间的这种伙伴之国的关系维持了多长时间呢?战国的攻伐、兼并战鼓声隆,楚国已尽灭汉东诸姬乃至淮夷众国,随国艰难图存能坚持多久呢?战国之世,不能崛起,只有灭亡。随国亡于何年何月,史无记载,但史书中有迹可寻。

涢水是随国故地——今随州市的一条主要河流,《水经注·涢水》说故随国“楚灭之以为县”。江永《春秋地理考实》谓故随国“为楚所灭”,但均无灭亡之年。根据《春秋·哀公六年》“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的记载分析,姬姓随国春秋末年还存在,还参与了楚国领衔的军事行动。考虑到此时它还与楚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其国祚当会延至战国时期。楚史专家何浩《楚灭国进程概述》(见《楚灭国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年11月版第10页)认为“楚灭随的时间大约在楚威王九年至楚怀王五年,即前331至324年间。”

“曾随之谜”破解之后,曾随合一,文献随国+铜铭曾国,姬姓随(曾)国存在的时间就更清晰了。出土于随州市的曾国铜器铭文表明,曾国首封之君为“文王四友”之一的西周开国功臣南宫适,受封立国时间为成王初年,约1030年左右,是西周王朝首批分封的同姓诸侯国。

姬姓随(曾)国灭国时间,也有参照物。1933年,安徽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墓中出土两件“曾姬无恤壶”,上有铭文“圣之夫曾姬无恤”。经考证,此器时代为战国中期,具体为公元前344年楚宣王为其祖母曾姬无恤(时年约70岁)所铸(该壶现藏台湾地区故宫博物院)。史家认为,此时曾姬尚在,楚宣王在位三十年,其应当不会灭其祖母故国。那也就是说,楚灭随当在楚宣王之后,时问推移到了公元前310年左右。因此,史学界十分感慨,“地下挖出了一个曾国”,从前1030年至前310年,姬随(曾)享国七百年。

1983年,在随州曾侯乙墓西南发掘了30座中小型墓,其中13号墓和6号墓为楚墓,时代为战国中期,13号墓的下限到战国中期与晚期相交之际。1984年,随州安居镇发现一座时代为战国中期偏晚的楚墓。楚人墓葬出现于随国城郊甚至国君陵区之内,最近者距曾侯乙墓只有60米,这无疑透露出这样一种信息:战国中晚期,随国大概率已不复存在。综合考察以上材料,可以得出历史性断:立国于前1030年左右,失国于前310年左右,姬随(曾)享国七百年。

目前,已经有两种版本的《曾国七百年》问世,一本是考古专家、湖北省博物院院长方勤的著述,一本是文史专家、湖北省随州市《随州日报》原副总编樊友刚的著述。曾随享国七百年,基本上已成史学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