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岭文化遗址:房间分大小、“文字”见端倪
来源:发布时间:2023-03-01 10:23:56
金鸡岭文化遗址,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金鸡岭是随州南部丘陵山地中的一座山岭,南距洛阳镇约3公里。岭坡舒缓,一直蔓延连接到稍远处的群山,岭坡的南北有难得的平川,一条小河悠悠地从坡底流过。今天的人们来到金鸡岭会兴奋不已:“好地方!宜居宜耕。”
2002年6月17日汉(口)十(堰)高速公路施工,挖开了金鸡岭的土层,人们惊奇地发现了大量的陶片、残破的陶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博物馆、曾都区文物考古队派出的考古人员火速进入工地,抢救性文物发掘就此展开。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专家们认定:金鸡岭的黄土和荆棘丛掩盖着一个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古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部落居住遗址,也就是4000多年前一个农耕部落的生活场。金鸡岭有山有水,有平畴田野,且山不高、水不险,地势舒缓,符合今人宜居的审美观念。没想到,4000多年前的古人已具备了良好的宜居观和审美选择,那时先民们的审美观与兴奋点,竟然已达到与当今的人们相吻合的程度。
金鸡岭文化遗址面积很大,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3米左右,内涵丰富。目前发掘面积850平方米,只占整个遗址很小的一部分,已有的局部发掘,发现了大型房基、制陶作坊和墓葬,出土了石器、陶器、玉器等珍贵文物。其中一个建筑群遗址面积达到300余平方米,房屋地基呈长方形,空间有大有小,基脚全部由自然山石、河中大型鹅卵石垒砌而成,极富特色,对随州史前文化具有极大的考古研究价值。其时代分期,属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时期,从距今5000年前的屈家岭文化早期一直延续到距今4000年前的石家河文化晚期,时跨千年。
金鸡岭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先民长期聚居的生活区、生活场,对于研究文明起源和长江中游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发掘面世的房基、石片、石具、鼎、罐、缸等陶器以及陶片,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这些实物可以帮助我们考察、了解4000年前先民的居住状态、房屋结构、生活情形,向人们描述当时随枣走廊农业文明发展的程度。联系到随州市相传为炎帝神农故里,金鸡岭遗址的发现、发掘,对炎帝神农在随枣走廊的农业开创活动,也是一个回应。
金鸡岭文化遗址考古中,考古人员十分惊喜的是,在陶片上发现了距今4300多年的“陶文”,极为罕见和珍贵的有9件。金鸡岭“陶文”的载体主要是泥质陶碗、罐、钵、豆、杯等器具,刻画在器物的外底部,处于较隐蔽部位,显然首要作用不是装饰,而是具有纪事或祝祷等特殊功能。“陶文”有类似“井”“米”“丰”“五”以及圆圈等文字或符号,具有象形、指事等文字特点,似已摆脱画画描摩,接近文字。一些考古工作者甚至认为由此有可能追寻到一个“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源头”,“考古发现随州是中国文字起源地之一”。该遗址对于研究文明起源和长江中游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金鸡岭的得名,缘于民间传说。很古的时候,有人在岭上养鸡,把野鸡养成了家鸡,金黄色的母鸡每天下一个蛋,金黄金黄的。慢慢地,这山岭就有了金鸡岭的称呼。
金鸡岭文化遗址面世后,当地老百姓说:“敢情传说背后有历史,没料想,4000年前真有人在这岭上养鸡,还养猪,还种粮食!”
金鸡岭位于洛阳镇东南部,东南与安陆市相连,再往南,是天门石家河文化遗址,往西是随州市冷皮垭文化遗址和荆门屈家岭文化遗址。这几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都在汉江流域,其时代与传说的炎帝神农“殖五谷”、“尝百草”开创原始农耕的古文明启动,有一定的呼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