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炎黄文化

“炎黄三论”三本书刷新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成果

来源:发布时间:2023-04-12 15:10:55

炎黄文化研究的良好势头,在湖北省长盛不衰,一批学者和热爱炎黄文化的社会人士孜孜不倦地从事着炎黄文化的研究探讨,研究成果不断推出,近几年来,周洪宇教授和文化学者王文虎连续合作,数年间接连出版发行“炎黄三论”三本书,刷新了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成果,引起读者广泛注目。

周洪宇是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文虎是湖北省随州市知名文化学者、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本世纪初年,他们开始联合研究炎黄文化,湖北省随州市相传是炎帝神农故里,炎帝神农的传说故事、相关遗址遗迹丰富,年年举办的“世界华人炎帝神农故里寻根节”在海内外影响广泛,在这样的背景下,周洪宇、王文虎着手研究历朝历代祭祀炎黄二帝的源流、规制、文化影响,以中国祭祀文化的发展规律为线索,以新祭祀观为基础,从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正义性出发,对炎黄祭祀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炎黄在中华文明的创造和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他们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炎黄国祭论》,2017年2月,《炎黄国祭论》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北炎黄文化研究会在北京湖北大厦联合举办 首发仪式。

业内专家认为《炎黄国祭论》一书从炎黄文化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共融性和通约性,展示了炎黄国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对构建“中华民族特殊精神标帜”做出了建议性设计,凸现了从国家层面对炎黄进行祭祀的重要性、必要性、必然性、紧迫性和可行性。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时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到会讲话,他指出,提倡将炎黄祭祀提升为国祭,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华文化的的再一次觉醒。当前世界格局正面临300年来空前的变革,中国要以“和而不同”“仁义礼智”“物质富足不等于幸福的全部”等中华理念推动世界文明发展。中华文化根植于农耕文化,早已沉淀在亿万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但在城市里渐渐被淡忘。这就需要学者走出书斋,融入百姓家,唤醒这些“基因”。

周洪宇说,复兴中华文明必须加强炎黄研究,尤其是炎黄文化的应用性研究。在炎黄国祭的研究过程中,要构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完善国祭礼仪系统,创立炎黄国祭模式,并将炎黄祭祀申报为世界非遗。

炎黄文化是当今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复兴中华文明必须着力耕耘的重要精神园地。《炎黄国祭论》出版发行后,周洪宇、王文虎继续对炎黄文化开展研究探讨,将祭祀中的炎黄文化研究上升为对炎黄文化的内核即炎黄精神的研究,提出“炎黄精神论”,从“前轴心时期的炎黄精神”“轴心时期的炎黄精神”“后轴心时期的炎黄精神”“中国现代进程中的炎黄精神”四个历史阶段,对炎黄精神进行探讨,推出了《炎黄精神论》。出版社编辑审稿后认为,该书加深了人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解,其原创性观点在书中第四篇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基于这种认识,出版社将该书列入由人民出版社、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学派”系列专著之中。

该书资料宏富、论证严密,也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中国文化史。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马敏认为,这本“炎黄精神论”其实是中国文化史中的道论的展开,书中有许多原创观点,会令读者眼睛一亮。

研究探讨在继续深入。有了《炎黄国祭论》《炎黄精神论》,周洪宇、王文虎对炎黄文化开展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探讨,总结、概括、升华前人的思考、论述,提出了“炎黄学”的概念与命题,从学术定位、学术特征、研究对象、建构原则等诸方面对“炎黄学”的样貌进行了初步的但却比较清晰的描述,形成《炎黄学导论》。

《炎黄学导论》45万字,已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该书以“中华农祖炎帝神农氏”、“中华政祖黄帝轩辕氏”的传说及其时代为叙事基点,结合考古发现,阐述与揭示炎黄部族的源流、炎黄与中华姓氏、炎黄文化与精神、炎黄时代价值与中华文明的复兴,内容涵盖了历史学、文化学、考古学、宗教学、艺术学等方面的内容,以事论史,以史料论文化,以文化开学科,言之有物,述之有理,虽是论著,读起来却意趣纷呈。

周洪宇教授认为,炎黄学是一门融合多学科知识与研究方法的学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学、统领之学、国家之学,并表示今后要不断深化炎黄精神、炎黄文化的探讨,更好服务于复兴中华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2年,《炎黄学导论》出版发行后,来自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湖北省社科院、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省委党校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为主题召开座谈会,围绕炎黄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和《炎黄学导论》的学术和实践价值,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与会专家指出,该书是已出版的《炎黄国祭论》《炎黄精神论》两部著作后,又一部创新性力作。“炎黄三论”是作者在对炎黄历史与文化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炎黄学在理论上的创造性构建,标志着炎黄学完整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