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国:“白午集”与“日中街”
来源:发布时间:2023-05-04 16:05:14
湖北省随州市流传着许多炎帝神农的传说故事,在随州市辖下的随县厉山镇,许多炎帝神农的传说故事还有着相对应的地名或遗址遗迹。古色古香的厉山镇老街市有两个地名与炎帝神农相关,一个是白午集,一个是日中街。
炎帝神农起于烈山,烈山又称厉山,在厉山镇的西边。相传炎帝神农在烈山一带培植五谷,教民耕种。先民们逐渐掌握了稻谷等五谷的栽培技术,有了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生存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过去靠打猎、捕鱼,获取食物,食物来源不稳定,饱一日,饿三日,饥饱无常。现在有了稻米、小米、豆类等可储存的食物,人们可以细水长流,有计划地过日子。
有了储存、暂时的节余,人们就有了调剂品种、调节余缺的需要。譬如,住在水源好的平原地带的人们,主要种水稻;水源差一些地方的人们,主要种小米、豆类;靠山的人们还时常狩猎,可猎获到野猪野羊;近河的人们,少不了捕鱼捞虾;我有你无,我无你有,人们有了交换的冲动。再加上种植、渔猎之外,已经有了畜禽养殖、制陶烧窑,养殖的猪、羊、牛和烧造的盆、罐、碗等陶制品怎样到达需要者的手中,需要解决方法和渠道问题。
有一天,炎帝神农到一个平原的部落巡视,问大家现在的生活过得怎么样。一位老汉说,现在有了粮食,食物比以前充足多了,就是单调一些。我们这里出产稻谷,山那边的住户种豆类,桐柏山北边种黍子,他们缺稻米,我们缺小米,要是能相互交换就好了。
交换?炎帝神农一听,觉得这个想法很好,又问了一些人,也都说可以“用一袋稻谷换一头羊”“用几把药草换一只小猪”。于是,炎帝神农召集部落议事会商议,说要开辟物物交换的市场,让周围的人们把出产的吃的、穿的、用的东西拿到市场上来,根据需要互相交换。当时没有钟表,也没有记录时间的方法,凭什么来确定交换的时间呢?人们不能丢掉活计,整天在市场上老等呀!炎帝神农想了想,告诉大家拿太阳的位置来做时间标记。太阳快当顶的时候,会聚集市,展示物品,进行交易,太阳偏西的时候散市。
太阳当顶的时候,阳光比较强烈,正是中午,光线白生生的,这个时候开集,人们称为白午集。这就是白午集的来历。
白午集开集后,附近的人们把各自出产的东西,拿到一个商定的中心地点来交换,这一下可热闹了,五谷、鸟兽、鱼虾、野果,还有晒制的兽皮和编好的麻布,粘土做成的陶器、用石头磨成的杵臼等等,五花八门,林林总总,摆满了一地,人们像过节似地,兴高采烈,看热闹,谈交换,挑选自己需要的东西进行交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开展集市交换以后,部落的人们生活更有盼头了,自已擅长种粮就专心种粮,擅长喂养畜禽就专心喂养,擅长制作陶器就专心制陶,缺什么、需要什么,可以拿自己生产的物品、喂养的畜禽去白午集交换。这样以来,生产发展了,物产变多了,人们的劳动分工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门类,种粮的、养猪养鸡养牛的、制耒耜的、制陶的、造弓箭的、刻骨雕的、编篮子的、打磨石刀石斧的,还有挖水井、修房子的,生产生活所需要的行当,应时而生。那时的生产力水平虽然很低,但市场交换的产生,促进了新变化、新发展、新行当,人们的日子过得逐渐丰富多采起来。
一个地方这样做了,别的地方也跟着学样,烈山部落的白午集远近闻名,周围的部落纷纷效仿,慢慢地,汉东各地、江淮南北都开始学习和推广烈山部落的白午集。
白午集开办起来后,炎帝神农观察总结,不断地进行完善。比如天天开集耽误时间,炎帝神农就与部落议事会商量,约定两日一集;周围部落也跟着改进,将不定期集市改成两日一集;同时炎帝神农与周围部落商量,烈山部落逢单日开集,听訞部落就逢双日开集,这样错位集有利于周围部落相互交换。现在,许多地方的民间圩场,还保留着白午集日中为市的习俗、周围集镇交错集日的乡约,据说就是从炎帝神农时期传下来的。
白午集又叫“日照街”、“白屋集”。据说,最早的位置在今随州市随县厉山镇西门口外。一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那里还有一大片平地,周围有风雨长廊。白午集附近有山陕会馆,那是山西、陕西棉布商人集资建在白午集发源地的行馆,时为公元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
后来,炎帝神农发现白午集不完全能满足人们开展交换的需要,因为白午集是露天的,雨天、雪天物品无法摆放,炎帝神农又带领部落的人们盖了门对门的一排排房子,在房子里开店。两排房子之间是青石板铺成的街面。人们称这条街为日中街。
日中街建在烈山东麓、氵厥 水西畔的平畈上,后来发展成了厉山镇。古镇的商业风气领秀汉东随州数千年,汉东随州得风气之先,清末民初农村集镇发展到83个,外与陕西山西河南和汉口、上海通商,内与域内千家万户相连,销出棉花、棉布和稻谷、木梓、中药材,购进肥皂、火柴、煤油、陶瓷等日用品。繁荣的商贸给粮棉之乡随县带来了新的亮色,也成就了一批大大小小的粮商、布商、药材商,厉山镇的富商秦观楼把棉布、稻米生意做到了汉口、上海。晚清民初,厉山——汉口间,帆樯连绵如云,秦氏商船队盛极一时。
炎帝神农五千余年后,炎帝神农之乡厉山依然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