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多彩大洪山

湖北随州大洪山:人文映照浸古今

来源:随州日报发布时间:2024-02-26 17:22:08

大洪山古名“涢山”“大洪山”,最早见于《水经注》:“涢水出其阴,亦谓之涢山”“涢水出县东南大洪山”。

汉时大洪山名“绿林山”,王匡王凤在此发动“绿林起义”,令其声名远扬;唐时名“大湖山”,宋以后定名为“大洪山”。

唐宋时期的大洪山,因佛而闻名。从开山之祖慈忍大师,到奉旨住持大洪山广建殿堂的报恩禅师,再到“曹洞宗主”道楷禅师,这些先后住持大洪山的大德高僧,推动了佛教禅宗在荆楚大地的发展变迁,演绎了一段段禅宗传奇和千年佛界佳话。北宋中后期,大洪山佛教达到鼎盛。特别是曹洞宗第八代弟子芙蓉道楷接任洪山寺住持后,立志重振“曹洞宗”,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使得曹洞禅法在荆楚遍地生根。由此,大洪山成为曹洞宗的中兴之地。“大洪山精舍壮观天下”,上下寺院僧人达千人。

大洪山也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贺龙、徐向前率红军在此游击;李先念、陶铸、钱瑛、陈少敏在此艰苦抗日;江汉解放区在此建立,大洪山由此载入人民解放战争的史册。

【绿林好汉写传奇】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天下大乱。绿林山(今大洪山)一带的饥民在王匡、王凤率领下发动了绿林军起义,仅几个月时间,队伍就发展到七、八千人。绿林起义是继陈胜、吴广起义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历时10年,席卷全国。起义最终虽然失败了,但“绿林好汉”却成为了后世英雄豪杰的代名词。大洪山上的两王洞,也因王匡王凤在此屯兵而得名。

【善信驻锡大洪山】

据清《大洪山志》记载,禅宗祖师慧能的第三代弟子善信从五台山长途跋涉至大洪山时,正值这里大旱、田地龟裂。山主张武陵带众乡人准备杀猪宰羊求雨,善信表示愿舍身代牲祈雨。他登上主峰北崖祈祷,三日内果然雷雨大作,解除了数百里内旱灾。张武陵慨然捐出自己的山林,为善信修建庙宇。善信坐化之前,毅然割下自己的双足供奉龙神,后人将其传为镇寺之宝——“佛足”。这故事上奏皇帝,唐文宗赐善信“慈忍大师”法号,御书院额“幽济寺”。从此,大洪山名扬四方,香火逐年旺盛。以后各朝皇帝赐额。

【善洪重走取经路】

北宋名僧善洪,于真宗咸平五年春(1002年)前往天竺(今印度)取佛经及佛牙、舍利,自秦州(今甘肃天水市)出发,经39国,途越大小雪山75座,江河33渡,入尸毗国,得佛牙五枚,舍利50粒。历经13年,于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四月还京(开封)。真宗皇帝到便殿亲迎,并赐紫衣银绢。善洪表示愿到随州大洪山潜心修行被许,以后病逝,合佛牙、舍利并葬于大洪山。

【郑獬读书状元塔】

北宋年间,安陆人郑獬(1022—1072年)曾在大洪山白龙池旁苦读,皇祐五年中进士第一(世人尊称为状元),曾入朝进集贤院,修编《起居住》,后贬任杭州知州、青州知州等职。他的《采凫诗》被收入《宋代诗词选》中。一生正直,去世前遗言归葬大洪山。后人为纪念郑獬在此读书而修建了状元塔。该塔位于大洪山三大主峰之一的悬钩峰顶,与宝珠峰遥相呼应,是观景摄影的绝佳之地。

【三寺结缘共洪山】

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年),金兵南侵,随州成为战场。荆湖制置使孟珙和都统张顺将洪山寺部分僧人及慈忍大师“佛足”、历代御赐匾额等迁往武昌东山,改东山寺为洪山寺,易东山名为“小洪山”。现武汉市洪山区及小洪山之名均源自大洪山。

元世祖忽必烈南征时驻军武昌洪山寺,获悉“佛足”来历后,特请方丈同“佛足”一起随军供奉。忽必烈即位后,下旨方丈护送“佛足”回归武昌洪山寺。在行至许州(今河南许昌)丈地堡时,“佛足”重似千斤抬不动,飞报元世祖后,令就地建寺供奉,改寺庙为洪山寺。忽必烈为纪念慈忍大师,在武昌洪山建灵济塔。

【楚山望刹展新颜】

宝珠峰上高僧云集,千年古刹再现盛景。进入21世纪的大洪山,开始展露新的容颜。2009年,中国当代佛门泰斗、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本焕长老率衣钵弟子印顺大和尚,发大愿重建慈恩寺于宝珠峰之巅。

大慈恩寺由清华大学古建专家王贵祥教授领衔设计,总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2011年5月31日,金顶落成开光。2013年10月27日,大慈恩寺全堂佛像开光。

“大慈恩寺”之名,系取大洪山历史高僧“慈忍大师”之“慈”和“报恩禅师”之“恩”合成,并由本焕长老亲笔题写寺名,意为继承两位大德的精神续佛慧命,大力弘扬佛教传统文化。整个建筑群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呈十字形展开,中轴线主体建筑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佛足阁、金顶依次展开,错落有致,磅礴大气,再现唐宋佛教“楚山望刹”盛景。

【金顶傲立大洪山】

“金顶”是慈恩寺的标志性建筑,按照“传世杰作,不可复制”的建设理念,由清华大学王贵祥教授领衔设计,由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朱炳仁打造,在建筑上采用了唐式风格,其瓦柱门窗四壁皆为黄铜铸造。金顶建筑高度15.9米,总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用铜量120吨,建筑体量和建筑高度在全国同类建筑中位居第一。

【文物见证佛教史】

在大雄宝殿兴建中,发现了建于宋代的莲花池。池长21米,宽7米,深1.8米,证实了《大洪山志》“莲花池亦在山顶,久堙”的记载。池中出土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文物百余件,其中珍贵文物有宋代海石榴花柱础、宋代铜钟、圣旨碑刻等。为了保护好这一遗址,景区在大雄宝殿下建起“幽济院”,展示出土的历代文物。

【风雨千年东塔林】

距洪山寺不远处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塔林,有历朝巨型墓碑、佛塔多座,历经千年风雨巍然矗立。这些墓碑原立于洪山禅寺门前,后一起移于佛塔旁。近年来,日本曹洞宗代表人物多次到这里寻根问祖。

【禅修书院卧云端】

湖北省图书馆大洪山分馆暨慈恩寺禅修书院,静静坐落在大洪山主峰宝珠峰上。整个馆舍利用慈恩寺讲经堂整栋单体建筑改建而成,总面积2984平方米。馆舍集阅读、休闲、禅养、观景于一体,是楚北之巅的又一处文化胜景。馆舍现有藏书3万余册,分有阅读区、会议区、休闲区、观景区等。暮鼓晨钟中静翻书,云卷云舒里找答案,在这里坐坐,即便是在匆忙的旅途中,这也会是生命中最好的时光。

【红色文化润人心】

大洪山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山路弯弯,处处都有先烈们的足迹。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红军的游击根据地,贺龙、徐向前转战于此;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陶铸、钱瑛、陈少敏等老一辈革命家均在此战斗过,长岗店成为“第五战区豫鄂边区抗敌工作委员会”的驻地,由陶铸主持的“第五战区豫鄂边区抗日游击军政干部训练班”成为鄂中地区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摇篮,洛阳镇九口堰成为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所在地;解放战争时期,洪山镇双河周家湾成为江汉军区的指挥中心,江汉公学为党培育了大批干部。

大洪山革命陈列馆位于景区白龙池景点处,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有星火燎原、抗战堡垒、高奏凯歌、中共党史四个展厅和一个学习室,另配有相关生活设施建设及红军桥、红军营地、红军路等互动体验式项目,开发具有参观、互动、教育、体验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课程,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院校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