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广水:春耕春管“科技范”十足
来源:中国网发布时间:2024-03-18 15:47:20
春风吹沃野,农忙正当时。播种育苗、撒药施肥、剪枝除草……初春时节,湖北省广水市田间地头一派繁忙,该市上下抢抓农时,紧锣密鼓地开展春耕春管。
广袤田野间,各种高科技、智能化农业机具纷纷“上岗”,科技元素高频“亮相”。
化肥减量增效,单产增加50公斤
3月14日,广水市李店镇河西村村口,该市平朝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易平朝和村民们往返于车辆间,忙着将一袋袋配方肥运到三轮车上。
“这是市农业农村局示范推广的一种新型水稻配方肥——缓释肥。”易平朝说,去年在广水市农业农村部门的指导下,合作社施用该肥料,每亩用量减少了5公斤,少追了一道肥,庄稼长势还明显优于往年,单产增加了50公斤。
“去年还使用了新技术,在插秧机上安装了侧深施肥机,边插秧边施肥。”易平朝喜上眉梢。
易平朝口中的“新技术”,是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将水稻插秧同步精量施肥机“嫁接”到高速插秧机上。在插秧的同时,肥料被定量、精准推送到秧苗侧深5厘米左右,并由刮板覆盖于泥浆中,具有省肥、省工、增产等优点。
广水农业专家介绍,采用侧深施肥新技术后,每亩使用49%缓释肥35公斤、苗期追尿素8公斤,后期不追肥,大大减少了化肥用量。
2023年,广水市依托化肥减量项目,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先后开展小麦、油菜种肥同播和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三新”(施肥新技术、肥料新产品、施肥新机具)技术培训32场次,累计培训种植户、专业合作社、肥料经销商、基层农技人员1000余人。
无人机作业,3小时完成50天工作量
“搁人工喷洒,起码得一个月才能完成!”3月9日,广水市长岭镇蔡畈村,望着盘旋的植保无人机,种植大户江国强不由赞叹。
江国强流转500亩土地种植油菜,往年均聘请当地村民喷洒药肥,一人一天完成量不到10亩,喷洒不均匀情况时有发生。
2023年3月,马坪镇成立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招募50多个农机手,为周边农户提供专业化耕种、防收服务。当年12月,公司花费12万元购置3台植保无人机,打药、施肥效率大大提高,一亩地能节省20元。
近期气温回升,油菜菌核病发生风险极高,江国强立即与公司联系。公司选派3名无人机作业手,带上混配好的药肥上门服务,仅用3个小时就完成了原本需50多天的作业量。
马坪镇农技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药肥喷洒作业,除节省人力外,无人机在作业过程中,旋翼产生的向下气流增加了雾流对农作物的穿透性,防治效果更好。一些密集易损坏和人工无法喷洒的特殊地段,无人机也能轻松“拿捏”,远距离操控施药还大大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性。
近年来,广水市加快补齐农机装备短板,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越来越多的植保无人机飞入千家万户。2023年,该市农机总动力达55.11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25%。
专家送技上门,定制“种植套餐”
“今年采摘完后,留15公分抓紧剪枝,以触发新枝,避免徒长。”3月8日,广水市十里街道观音村蓝莓种植基地,湖北省农科院研究员杨夫臣现场开展技术指导。
杨夫臣是观音村专程请来的“农业军师”,结合村里产业发展需求,杨夫臣和团队为观音村制订了一份“高效水果种植套餐”,其中包含几十个品种的桃、梨、蓝莓,采摘期覆盖全年。
高标准种植带来高收益。2022年,观音村300亩蓝莓迎来首次开园,以68元每斤的价格售卖,孝感、信阳等地游客络绎不绝。“2023年,蓝莓产量有6万多斤。”观音村党支部书记熊永俊介绍,开园高峰期,基地每天接待游客500多人,卖出蓝莓1000多斤。“果树生长关键期,杨博士和他的技术团队总会来基地,手把手教授种植、管理技术。”
以技术含新量,提高农业含金量。春节前后,广水市农业农村部门组织84名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组织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班4个,开展粮油作物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累计培训人数237人,让良种、良法在广袤田野落地生根。
(通讯员:程淇、黄琴雯、毛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