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武汉市实际利用外资情况

近年,武汉屡刷全球各大榜单,越来越频繁成为国际瞩目城市。作为联结“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枢纽,武汉正围绕优势产业,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领军企业,使更多国际化高端产业在武汉集聚。 

为促进国际化大武汉建设,加强我市与各国(地区)在投资、贸易等方面的合作,5月28日至30日,我市举办武汉国际经贸交流合作大会。200余名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先企业高管、外国商协会及政府机构代表济济一堂,共谋开放合作发展。知名企业纷纷落地,各方要素加速聚集,武汉“国际朋友圈”再添新友。

“武汉会是除了沿海一线城市之外,国内发展最好、最大、最强的一个新兴城市。”5月15日,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在汉发表演讲时说。他认为,在全国高质量发展转型中,武汉是十分重要的城市,承担了国家下一步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功能。

今年一季度,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的持续压力,武汉市GDP实现了8.4%的高增长,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创2016年以来季度新高,经济向好预期进一步提升。

在汉落户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 制图:徐紫薇

外商看好:

实际利用外资稳定增长

外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化水平的重要引擎。当前全球复杂经济形势背景下,中国吸引外资保持稳定增长。

2018年,武汉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3.3%。新增世界500强企业投资10家,新增500强投资项目近百个;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50家,同比增长55.3%;新设外商投资企业中,合同外资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60家,同比增长39.5%。从区域来看,以武汉为代表,加速崛起的中部地区,已成为吸引外资“新磁场”。

今年,武汉发扬“跳起来摘桃子”精神,深入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吸引外资表现抢眼。一季度,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20.7%,比预期目标高8.7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实际利用外资的持续增长,表明武汉是外资看好的生产研发基地和巨大市场。”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利用外资重“实效”。武汉将目光聚焦世界500强等“五类500强”,抓龙头企业招商和重大项目进资。壳牌石油、标致雪铁龙等一批跨国巨头在汉布局新项目,康宁显示科技、东风日产等知名外企加速在汉进资。

政策加码:

“外资十二条”激发外商投资信心

政策加码为外商投资送上“定心丸”。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外商投资法》,这标志着中国制度型开放迈出关键一步,外资在中国的发展即将进入新阶段。

就在《外商投资法》通过后不久,武汉市政府发布《武汉市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外资十二条”)。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政策从强化内外资企业平等地位、促进外资高质量发展、提升投资保护水平、完善要素保障体系、完善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12条促进措施。其中不乏一些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亮点举措。

如,外资“独角兽”企业落户,一次性奖励500万元;外企牵头建科研平台最高奖250万元;中介机构引进项目可奖200万元等等。除出台一系列奖励政策外,还在土地出让、用电、融资等多个方面显著降低企业成本。

外界普遍认为,武汉“外资十二条”的出台,将正向激发外商投资武汉的信心,扩大武汉利用外资规模。通过提升对外商投资的保护水平,将进一步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实现企业与城市发展共赢。

环境优化:

企业通关时间成本再压缩

栽好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良好的投资营商环境和招商安商氛围是吸引外资的底气。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2019营商环境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的营商环境较2017年大幅提升了32位,位列46位,首次进入世界前50强。

武汉近年更是把改善营商环境作为第一要务,在加大力度引进外资的同时,也为外企在汉投资创造良好的政策服务环境。今年,武汉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方案,对标北京、上海,进一步简环节、优流程、压时间、减材料;实施优化大通关环境方案,进口通关时间再压缩10%,进出口合规成本收费降低10%以上,贸易便利化进一步提升。

5月11日,万博新经济研究院等单位发布《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在中国经济规模排名前100的城市中,武汉营商环境指数排名第六。武汉的人均基础设施环境和人才环境,在新一线城市中排名居首。

实效凸显:

外资助推“武汉造”高质量崛起

近两年,康宁、耐世特、库博、博格华纳、液化空气等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创新能力强、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重点外资项目纷纷落户,促进了武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如,全球显示科技领军企业康宁公司投资的10.5代玻璃基板项目,是京东方10.5代线的重要配套供应商,有力地助推了武汉液晶面板产业链提质增效。

蔚来能源、思特沃克、美菜等一批高科技型企业在汉投资研发类项目,带动集聚了一批高层次科研人才,开发了一批高技术含量项目,增强了武汉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将助力打造全国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

特别是通过吸引外资参与“世界光谷”建设,支撑该区域保持高速发展势头,去年GDP增长9.7%,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6.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6.1%,综合实力在全国高新区中升至第五。

同时,中信泰富、香港嘉里、新世界等一批知名地产开发、商业服务企业落户,打造国际化社区,进一步促进服务业提档升级,促进武汉国际化城市形象和生活品质大幅提升。

他们为武汉投下信任票——

英国渣打银行:

开设“武汉外滩支行”服务中小微企业

武汉国际经贸交流合作大会召开之际,渣打银行透露了其设立“武汉外滩支行”的计划。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将有望成为目前武汉唯一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外资银行支行。

渣打银行通过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提升其资金使用效率,规避金融风险,降低资金成本,从而化解融资难题,真正服务于地方民营经济。截至今年4月,武汉渣打银行对中小企业的累计信用放款已达人民币6200多万元,为近50多家武汉中小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问题。

“渣打中国高度关注武汉市场。武汉外滩支行的落地,彰显了总行对武汉的重视、肯定和支持。”该负责人说。今后还将紧紧围绕武汉产业发展趋势和需求,领跑中部地区,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金融支持。

“渣打银行进入武汉8年多,切实感受到武汉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这给我们带来了更多动力和信心,我们将积极推动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全力支持实体经济业务拓展。”

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

不到一年来汉四次寻求合作

除了世界500强、全球知名企业外,近年,一些高技术含量、高成长性的欧洲中小企业也纷纷在汉投资。

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BVMW)介绍,德国的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99%,拥有德国75%的专利和革新技术,是德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其中不乏一些隐形冠军企业。BVMW中国区主席温弗里德-博士特曼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来汉四次,并带领德国中部机场集团高管一行来汉寻找合作伙伴。今后还将越来越多地开展双方企业深度交流,达成实质性合作。

随着中部地区特别是武汉近两年的高速发展,2018年7月,BVMW China在武汉设立湖北代表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德国企业与武汉企业的联系,推动双方企业的深度合作,达到双赢。办事处的成立,让德国中小企业有了了解武汉的重要窗口,也让德国企业了解到了武汉的发展速度。

今年6月,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就将带领光谷的瞪羚企业前往德国交流,寻求双方企业合作机会。

中国银行:

金融创新支持国际化大武汉建设

国际化大武汉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作为唯一中资银行代表参加武汉国际经贸交流合作大会,并有意与在汉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开展合作。

中行湖北分行聚焦武汉,发挥国际化、多元化和海内外一体化优势,银政协力打造深层次、高水平“双向对外开放”的营商环境。通过首创“中银全球企业跨境撮合服务”,搭建企业间互联互通平台,促进外资与外贸企业发展壮大。

今年1月,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在汉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正式成立。该行通过全球现金管理平台,创新性为公司在鄂加油站提供车队卡、会员卡、电子支付、App的“四合一”的资金管理服务,帮助这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汉落户发展。

多年来,该行致力于帮助武汉市外资外贸企业实现境内外、本外币资金融通,发挥了跨境金融主渠道作用。今年一季度,该行完成国际贸易结算业务量超过50亿美元,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约70亿元,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外资外贸外经——

“三外联动”拓宽开放路

走出去,投资境外基础设施大项目;赚外汇,季度出口增幅创下近年新高;引投资,前4月实际利用外资双位数高涨……外资、外贸、外经“三外联动”,今年以来,武汉加快推进对外开放的脚步。

今年以来,武汉外贸增长十分亮眼,前4个月进出口总值达63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高于全国8.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占全市进出口总值一半以上。

外资企业对外贸贡献不小。市商务局介绍,外资企业进出口额,已占到外贸企业进出口总额的两成左右。每年进口大量零部件,出口显示器等机电产品,年出口额稳定在10亿美元及以上。

5月24日,中国国际工程产业供需合作峰会第二次在武汉举办。2016-2018年,武汉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依次为27.07亿美元、32.08亿美元、38.2亿美元,均为两位数高增长。从全国来看,武汉排位优势明显,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3位,中部第一。同时,对外经济合作与外贸实现联动发展。一些在汉企业在海外开展工程项目,所需零部件从武汉进口,开放型经济形成合力。

武汉正积极打造全球知名服务外包目的地。同样在本月,2019全球服务外包大会在汉举办,这是该活动首次在同一个城市举办两届。去年,武汉再次入选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101.06亿美元,稳居中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