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湖北荆州8月2日讯  7月22日,荆州区马山镇双垱村的空气中充满梨香味,100亩绿田棚架梨基地的梨树上结满一个个诱人的梨子。再过一周,双垱产的梨子将销往全国各地。双垱村党支部书记汤庚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不少商家联系预订,一周后,线上线下销售将同步进行,这个种植基地将为村集体、村民带来不少收益!

荆州区马山镇双垱村产的梨子。

除绿田棚架梨基地外,双垱村还建有悦果子滨湖农场、现代农业种植基地、荆楚漆艺小镇等项目,可谁能想到,2017年前,双垱村还是一个省级贫困村。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荆州区坚持发挥‘红色阵地’引领作用,积极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中心,通过培育乡村振兴‘红色头雁’,打造‘红色产业’,激活‘红色细胞’,抓住乡村经济发展主线,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党员群众创业致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村集体、村民多方受益的乡村振兴之路。”荆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谢清介绍说,截至今年6月底,全区85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力争到今年底,每个村的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支部领航 打造“红色产业”新模式

双垱村的“脱胎换骨”,得益于该村坚持打造新型“红色产业”模式,走上党组织领导下的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村“两委”带头成立集体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组织,扶持本地能人成立4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2大市场主体,大力发展绿色蔬菜、特色瓜果、优质水稻、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培育并打造出了双垱品牌。

与双垱村发展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川店镇紫荆村的产业运行模式。紫荆村成立荆州区紫荆花开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紫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依托紫荆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先后召开了合作社成立大会,股份经济合作社配股会议,股东、社员议事会议,将1800多亩农户承包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后发展休闲农业,建设600亩“紫荆紫薇生态采摘园”、750亩“紫荆植物生态园”、500亩五星级“紫荆农庄”,每年营业收入达到2800万元。合作社在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每年的12月31日,合作社都按时发放流转金约119万元。

荆州区打造“红色产业”新模式。

“通过这种新的‘红色产业’模式,村集体占有股份增加了收入,村民既有土地流转租金、分红,还可以到基地打工挣钱,实现多方共赢!”川店镇紫荆村支部书记刘昌友说,村集体经济强起来了,才能更好地改善人居环境,服务村民。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