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杨汉文

今年55岁的华中科技大学讲师杨汉文,确诊肺癌后仍惦记着教学。此事8月12日在长江日报客户端首发后引发广泛关注,仅在长江日报新媒体矩阵上,点击量已超过180万,网友留言条数过万。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推文留言截图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央视网、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澎湃新闻及教育部新闻办等转载长江日报报道后,让杨汉文持续刷屏。“教师站好讲台比什么都重要。”面对热议,19岁就从教的杨汉文这样说。

人民日报微博截图

站好三尺讲台,才对得起教师职业

与师生交流的杨汉文(中)

杨汉文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土木与工程学院力学系教师。1983年,他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为重庆大学)毕业至今,已在高校从教36年。

教师,育人为本。活得纯粹的杨汉文,自从教第一天开始,就把“站好三尺讲台”作为准则,“这样才对得起教师这个职业”。

他对学生的爱并不局限于自己的课堂。外校学生遇到的问题,杨汉文也会热心解答。

王尚益是剑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生。一次偶然机会,他得知杨老师力学课讲得好,在剑桥的三年,多次请教。

重庆大学有名学生,每学期考试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学期总结发给杨汉文指导。这名学生已把杨汉文看成了亲人,由“老师”改叫“叔叔”。

杨汉文讲课不用PPT,每节课板书能写满4块黑板。多名华中科技大学学生评价,杨汉文讲课生动,深入浅出。

在该校大三学生吴楚畋的记忆里,杨汉文不是那种上完课拍屁股走人的教师,他讲课乐于分享,像师傅带徒弟一样进行互动。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党委副书记何春介绍,“杨老师对学生很热心,也很投入,是一名优秀教师。”

潜心教学,把职称看得很淡

带领学生参加比赛的杨汉文(左二)

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认为,“基础研究跟不上去、搞不清楚,将来还会被新的技术卡脖子。”

“力学是一门基础课,但所有工程技术往高精尖方向发展都需要力学。”杨汉文一般每周有12节课,高峰时有24节课。即使是在病床上,一谈到讲授了36年的力学,仍是滔滔不绝。

潜心教学的杨汉文,把职称看得很淡。自1988年由助教自动晋升为讲师后,他就没再晋升过职称。

对丈夫的选择,妻子有些不解。“50岁前一定要把高级职称评上”,她曾督促爱人早点把职称搞上去,但他依然故我。

“职称不是他的追求,但他力学水平却是一流,我内心很佩服他。”段纪成副教授曾与杨汉文同在一个教研室,他常听杨汉文说的一句话是,“教师要把三尺讲台站好”。

他的一些学生已成教授,而自己还是一名讲师。对此,杨汉文显得很淡然:“我也有论文,也有科研项目,但没申报职称,只想一心一意教好书。”

确诊为肺癌后,想的仍是教学

带领学生参加比赛的杨汉文(左一)

这两年,杨汉文觉得容易疲倦。8月2日,他确诊患有肺癌,现在住院治疗。

“几十年没生病,一生病就是一个‘豪华型’。”病床上的杨汉文,讲起话来依然很风趣。

在今年举行的第十五届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中,华中科技大学获一枚银牌、两枚铜牌,位列国内高校第一名,而华中科技大学参赛队指导教师正是杨汉文。

“我的课程都排好了。”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大赛团体赛在即,杨汉文是华中科技大学参赛队的指导教师。病床上的杨汉文,仍惦记着教学。

“要不是住院,杨老师应正在给参赛队员授课。”杨汉文的同事魏俊红说。

“不为名,不为利,真真正正的好老师”“桃李芬芳胜过任何职称”“金杯银杯不如学生口碑”“默默地奉献,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连日来杨汉文的事迹牵动着众多网友的心,多家媒体还刊发了评论。

长江日报记者8月17日获悉,获评华中科技大学“师德先进个人”的杨汉文,已被推荐参评该校今年的“三育人奖”。“三育人奖”奖旨在表彰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一线教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