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长江大学救人英雄群体,在与江水搏斗的生命接力中,由大学生最初组成的“人链”抢救落水儿童,到后来由冬泳队员组成“人梯”抢救大学生,从“人链”到“人梯”的转变,不仅仅是群体的扩大,更是精神的升华。

救人的15名大学生,来自湖北、辽宁、贵州、云南、河南、宁夏、山西等多个省份;他们中有的生长在城市,有的生活在农村;他们见义勇为,不仅表现了他们的品质,也反映了他们家乡的精神风貌。

3名冬泳队员都是荆州人,年纪最大的61岁,最小的45岁,他们中有两人是退休职工,一人是个体户。相对于年轻的大学生而言,这3名队员不仅是老年一代和中年一代的代表,还代表了当地社会不同的群体。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英雄群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0·24”救人的英雄行为,还具有一种传承性特点。

长江大学有着见义勇为的传统。1991年6月9日,长江大学青年教师丁齐柱先后救起3名落水小女孩;2007年1月22日,长江大学学生赵传宇从寒江救起一名老太太;2009年10月24日,15名大学生英勇救起2名落水少年,3人不幸遇难。

荆州宝塔湾冬泳队组建6年来,已从长江中救起100多人。队长王钰介绍,这支队伍组建之初,其目的之一就是救生。因此,他们在吸收队员时有一个条件:参加冬泳队的人,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

正是因为长江大学和冬泳队都有见义勇为的传统,当“10·24”事件发生后,这两个群体才会融合在一起,进行生命的接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在公交车上看到这样的镜头:许多人看见一小偷把手伸向乘客的口袋,却没一人勇敢地站出来发出一声怒吼,硬是眼睁睁地看着小偷得逞。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直接原因一是没有人愿意出这个头;二是有人担心自己站了出来,没人响应,得不到援助。

而从荆州“10·24”的救人过程来看,2名少年落水后,当大学生李佳隆第一个勇敢地跳入寒江,后面的同学迅速增援,很快形成了“人链”;当大学生生命受到威胁,危在旦夕时,附近的三名冬泳队员火速赶来,实施营救,形成了“人梯”。

因此,我们说,构成“生命之链”、“生命之梯”,既需我们要有一身正气,更需要我们的社会有一个好的风气。让我们向长江大学的英雄群体学习,勇于做“生命之梯”中的一级阶梯,让“生命之梯”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