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田还湖,“消失”的朱湖重现,良好的生态引来大量候鸟。10月中旬以来,随着今年首批冬候鸟飞临,孝感朱湖国家湿地公园又现万鸟飞翔美景。

10月21日傍晚,记者荡舟湖上,只见大量鸬鹚、白鹭歇脚湖区树梢。船只穿行湖区,水鸟受惊成群掠过天空。在一些荷叶丛中,不时有受惊的野鸭飞出。

朱湖党工委副书记王焕东介绍,目前来朱湖的冬候鸟有上万只,再过一个月左右,朱湖候鸟数量将成倍增加。近年来,前来观鸟的人络绎不绝,朱湖已成为省内最佳观鸟地之一。

朱湖,为古云梦泽遗存地。2013年起,孝感市孝南区投入巨资,选择在朱湖地势最低的地方退田还湖、退耕还湿,人工挖出湖泊4800亩。湖泊挖成后,当地投放本土鱼苗2万多尾,补种芦苇、菖蒲、水烛、水葱等30多种野生植物。2018年12月,朱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验收。

目前,朱湖湿地大湖、附近的河流和5万亩稻田,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得到维护和提高。调查表明,与2015年相比,如今朱湖增加了6科27属43种野生植物、5科23属75种野生动物。该湿地公园共有129种鸟类,仅在湿地公园主湖栖息的就有5万多只。小天鹅、白额雁等20多种野生鸟类,今又重现。

生态好转也有隐忧。“从目前情况来看,朱湖大湖的候鸟以鸬鹚、白鹭居多,这也反映当地候鸟的种类相对单一,生态环境多样性还有待提高。”世界自然基金会高工雷刚分析,增加滩涂面积,提升生态环境多样性,可有效解决候鸟单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