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主题教育主要看实效,要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为衡量标准。自中央、省委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部署以来,湖北大学在省委领导和第九巡回指导组指导下,成立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主题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委常委班子副职为组长的4个工作专班和校党委委员为组长的8个巡回指导组。连续几个月以来,该校把主题教育作为理论学习的领航工程、提高党建质量的基础工程、联系师生的民心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工程,把牢总体要求、抓实学习教育、深入调查研究、深刻检视问题,从严整改落实,动真碰硬解决实际问题,攻坚克难干出成绩,确保主题教育走心走深走实。

强党性,践行宗旨担使命  

"践行宗旨,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战略和湖北高质量发展、扎根荆楚大地办大学作为重大使命,把服务学术、学者、学生,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作为根本途径。"校党委书记尚钢为干部师生上了一堂生动党课,引导大家领悟初心宗旨,以高水平服务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该校积极探索"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集中研学、个人自学、交流互学、以测促学,举办读书班67场、培训班20余期、学习成果交流142次,学出忠诚,学出信仰,学出自信。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师生中持续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宣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党员干部学习老英雄张富清感人事迹和李兆华、徐祖顺、代方梅等身边优秀典型,争做新时代好老师,立足岗位创造一流业绩。

"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上下功夫。"该校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开展"四重四亮"活动,全面剖析和逐一整改问题,进一步增强党性和服务意识。在解决学校发展难题和师生诉求的过程中,党员领导干部扎下身子干事创业劲头更足了。

夯基础,组织建设添活力  

基层党建工作能否健康发展,直接关系着党的影响力与战斗力。该校面向30个二级党组织和288个基层党支部开展组织软弱涣散专项整治,着力解决主体责任缺失、组织运行困难、教育管理宽松软等问题。深化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选优配强68个"双带头人";推进"对标争先"建设,打造16个"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和"双带头人"工作室,打造党建品牌"党性砺炼工程"等,推动智慧党建平台建设,全面促进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拼将男儿七尺血,争得神州遍地红……"该校机关党委《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读书展示会上,十一名青年党员现场讲述十一位革命烈士的感人故事,传递红色初心。新闻传播学院推出"学生讲党课,讲给学生听"微党课,"红旗"说唱团离退休老教师深入师生"唱红歌、讲党史",以党建活动创新催生基层组织新活力。

改作风,优化服务解难题 

工作不思进取、当老好人、遇事推诿扯皮、漠视师生诉求……该校向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亮剑",开展"干事创业精气神不够,患得患失,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题调研和专项整治,促进党员干部务实重行、担当作为,着力解决广大师生最急、最难、最需的问题。每位校领导都认领问题整改,领办1件实事。机关干部深入6个一流学科建设学院,开展服务"三学"调研,破解难题。每名干部联系1个班级、1个寝室、1名困难学生,帮助解决学习、生活和心理等具体问题。广大干部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措施抓在手上,把自己摆了进去,深入校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推进科研场地和办公场所的调配与改造,聚焦民生推进雨污分流和道路刷黑工程,解决师生用餐、饮水、住宿、医疗费报销问题,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

该校推进"智慧校务治理",上线智慧服务中心,第一期已集成了教务、科研、人事、OA等16个业务系统,上线了40项办事流程和14项应用服务,大幅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材料到处交,办事到处跑"变为了"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就办好"。盯紧科研人员的烦心事,在简化流程上想办法,推出线上自主报账平台,设置20名科研财务助理,让科研人员不为科研以外的事情劳心费神。

促发展,提质进位谱新篇

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中心工作和师生期盼,该校检视各级领导班子和成员问题412个,确定"即知即改、立行立改"问题334个,明确责任,限期整改。校长谢红星表示,要将主题教育成效体现到服务师生、破解学校发展难题的有效举措上来,举一反三、以点带面,持续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启动实施"一流学科+带动学科+培育学科"的一流学科建设计划,针对问题和难题,研究制定一流学科建设任务书、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绿色通道清单制等,扫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场地、经费等保障条件。

image.png

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该校推出"一流本科教育实施方案3.0",建设标杆学院、一流专业、一流课程,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等,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启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以"五个思政"为抓手,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强化科技创新和"放管服"改革的制度保障,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完善激励机制,引育人才,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自科基金数履创新高,2019年15个学科入选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促进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讯员:鲜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