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21日开幕,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采访到湖北武汉多位出席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请他们畅谈武汉有关方面的建设进展情况,以及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他们表示,“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同代表委员交流最多的问题之一,武汉一定会不负嘱托,坚决克服疫情影响,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不负嘱托,脱贫进度符合预期
张文喜代表本人供图
参加全国两会前一周,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新洲区潘塘街陈玉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喜,又去走访看望了廖桂英一家子,看看她家里还缺什么、要什么、盼什么。
廖桂英一家子是张文喜结对包保的贫困户中最困难的,也是他最挂心的家庭:廖桂英的丈夫几年前去世了,她和婆婆、儿子相依为命,儿子还在上初中。廖桂英目前在村里打零工,加上她婆婆的低保金,一年收入2万多元,已经脱贫。
但是,张文喜还是不放心:“她家这样的情况容易返贫,我要常常回头看。”
在陈玉村当了近10年党支部书记,张文喜对村里的贫困情况了如指掌。他说,全村千余人口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26户81人。村子整体不算太贫困,2018年所有贫困户都脱贫了。尤其随着村里引进千亩早熟桃、500亩油茶,48户贫困户到这两个种植基地里干活,收入很稳定。
湖北、武汉脱贫攻坚整体进展如何?
童金南委员本人供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童金南调研发现,不负总书记嘱托,湖北、武汉脱贫攻坚的基础和进度保持得比较好。据他调研发现,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挑战或许在于,“仍有些相对贫困地区的农民劳动技能不多,收入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这是我们做相关工作的同志必须从根本上考虑解决的。而且,它也是一个会较长期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持续重视”。
江利平委员本人供图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湖北省委主任委员江利平表示,湖北脱贫进度符合预期。不过,他同时认为,“扫尾阶段,收官之年,还有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去做”。他透露,一项对湖北某区(县)的调查显示,该区(县)88个贫困村村集体收入总体上都不错,但自主经营偏少,营收模式单一。
“对于这种‘幸福的烦恼’,我们要未雨绸缪,可持续发展才是农村脱贫的根本途径”。
刘惠好委员本人供图
全国政协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刘惠好,长期关注湖北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推进工作。她表示,很显然,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方面,湖北和武汉这些年推出了不少有针对性的措施。“效果是看得见的——‘摘帽’的贫困户、贫困村越来越多,脱贫进度完全符合预期。至于其中还存在的一些难点和矛盾,我们一定要在实践中抓紧探索解决。可以预见,越接近目标,越可能出现难啃的‘硬骨头’。我们一定要拿出耐心和决心,确保湖北省、武汉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克服困难,开启新生活新期盼
对于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张文喜代表透露,陈玉村没有一户贫困户因疫情返贫。
他介绍,受疫情影响,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前期耽误了一些时间,但到5月份大都顺利外出务工了。而且,根据武汉的政策,他们每个人都拿到了交通补助金。村里的千亩早熟桃也没误农时——3月初,张文喜带头下地锄草,在组织村民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开展春耕;如今,千亩早熟桃已经开园卖果。村里早熟桃基地业主陈银枝预计,今年产量能达到去年的80%,好于她最开始预计的减产一半。她总是说:“多亏了村干部及时组织人手、购回物资,帮我把损失降到最低。”
疫情会不会推延脱贫攻坚决胜的进程?
对于这个问题,刘惠好委员表示,目前疫情总体趋于稳定,影响也会逐步降低。在她看来,脱贫是一项长期工作,关键在于长期、可持续,要防止出现脱贫后返贫现象,依靠发展产业来扶贫是“治本”的手段。
谢文敏委员记者 何小刚 摄
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府参事、湖北首义律师事务所主任谢文敏注意到,受疫情影响,农民工一度返岗就业受阻,现在情况已大为好转。“疫情带来的影响在一段时间内仍将存在,我们对此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她认为,由于时间因素、节奏因素,今年武汉的脱贫攻坚任务肯定会比去年有所加重。尽管有政府的一些支持、全国各地电商网上带货支持,但是总体来说农产品价格偏低,这也是脱贫攻坚任务的现实阻力之一。另外,中小微企业资金链相对脆弱,给持续经营带来挑战。疫情对原有扶贫计划产生了干扰,贫困户增收渠道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鲁友明委员本人供图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鲁友明表示,受疫情影响,今年湖北、武汉经济发展面临困难较多。“虽然很难,但是我们要有信心,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尤其是农村脱贫攻坚这一块,在力度上、速度上都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龚胜生委员本人供图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龚胜生表示,从短期来看,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较大,因为农村务工人员出了门,找工作、换工作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尤其在外向型、外贸型企业务工的劳动者,由于订单减少,收入可能面临减少的情况。他还表示,各地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各地支持农产品销售政策频频出手,释放出疫后重振的积极信号。“困难一定是暂时的。走出疫情阴影,重回大步奔小康之路,需要同心协力、城乡统筹”。
龚胜生认为,摆脱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应该首先从城市企业复工复产着手,推动第三产业尽快恢复,让就业岗位充分释放,为提升农村务工人员就业率创造条件。
决战决胜,继续攻坚防止返贫
村里所有贫困户已经脱贫,怎样才能拔除穷根?
张文喜代表总在琢磨这个问题。他到其他村走访、和贫困户交流、请教专家,总结出一个办法:脱贫短期靠政策、靠产业,根本上还是要靠扶智,只有把教育扶贫抓好,才能彻底阻断贫困根源。他说,一些村民认为读书没用,还不如早点出来工作多挣两年钱。但他明白,农村孩子最需要的是读书,所有“输血”都是暂时的,最根本的是要自己“造血”,通过读书实现自立、自强,彻底改变贫困面貌。每年参加全国两会,张文喜都会提出助力脱贫、振兴乡村的建议。今年,他准备在全国两会上呼吁加强智力扶贫,为提高乡村教育水平建言。“扶贫先扶智。乡村教育水平整体比较差,要下力气解决这个问题,打破‘穷’与‘愚’的恶性循环,彻底拔掉穷根”。
脱贫攻坚如何打好收官战?
刘惠好委员提出,这次疫情暴露了贫困地区销售、物流渠道不畅问题,一定要把产业提档升级提前纳入发展计划。她建议,建立网络销售平台,做好产销环节的精准对接,包括提供保鲜、储藏、包装、冷链配送一系列服务,促进产品转化增值,达到延长产业链的效果,让田间地头对接上超市、电商平台。
此外,要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完善后续贷款、医疗、教育、产业保险等政策配套工作,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巩固脱贫效果。
谢文敏委员结合自己在襄阳市、英山县的走访体会提出,农村地区要加强农产品的互联网销售渠道和宣传力度,武汉对中小微企业要有更强大的财政金融支持。政府对困难群体要加大救助力度,包括医疗物资和现金支持。要积极开展劳动者线上技能培训,因为这样可以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务工技能。
如何防止出现局部返贫现象?
童金南委员建议,要注重农民收入来源组成,强化其稳定收入比重;要加强“三农”人才队伍中技术人员支持,对能够带领农民致富的人才(不限于“三农”队伍)给予特殊支持和鼓励;要对年轻农民工进行技术培训。
仲志余委员本人供图
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仲志余提出,要设立公益性岗位,推动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通过设立乡村保洁员、水管员、护路员、生态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帮助特殊困难农民工群体就业。要强化产销对接,积极举办扶贫产品短视频直播、网红带货,开展消费扶贫,全力破解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
江利平委员则认为,村级经营人才缺乏、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的状况,一定要从根本上加以改变。他建议,建立完善村级经济发展体制机制,让村干部放心、放手、放胆发展集体经济;建立村集体经济负面清单,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模本,完善村集体经济监管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