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国两会上,刘江东等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拟联名提出建议: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刘江东说,目前,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近年来,国务院提出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全国经济新增长极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城市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中,明确武汉担负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重任。同时,位于全国中部腹地的武汉基础条件优厚。长江中游城市群位于全国中部腹地,自然历史文化资源深厚、交通条件便利、经济实力较强、工业门类较为齐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科教发达,武汉还与其他长江中游城市在多个领域,建立了顺畅的合作机制。
代表建议,参照长三角一体化模式,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研究出台相关发展规划纲要,以“一盘棋”思路推动差异化协同发展、多领域一体化发展。
代表们还建议,加大政策倾斜,支持武汉建成长江中游城市群龙头:支持武汉加快建设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生物医药四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存储器、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航天产业、大健康等五大产业基地;加快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给予武汉5G基站、特高压、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更多支持;支持武汉谋划建设中部陆海大通道,推进武汉航运中心、天河机场扩容工程、长江干线航道整治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推动武汉完善“两纵两横两连”12个方向高铁网;支持武汉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着力打造中部金融中心;支持武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让更多的外国领事机构及国际性组织、部分国际性会展落户武汉。
全国政协委员陈纯星
全国政协委员皮剑龙
尽管遭遇了疫情,武汉的“中心作用”没变
“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这个建议很重要,很好。”全国政协委员、武汉智能电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纯星表示,武汉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这一建议有利于强化武汉的区位优势,助推这座超大城市疫后重振,带动中国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2018年12月,中央发布重要文件,确立国家区域战略发展框架,其中提出,“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陈纯星表示,武汉尽管今年遭遇了疫情冲击,但是武汉在中国的区域地位没有变,武汉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牵引力没有变。这几年,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省会城市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些合作机制,具备了一定的共同发展的基础,武汉要勇挑重担,在这个城市群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也表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武汉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龙头城市的地位,没有因此次疫情而发生改变。
陈纯星认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亟待建立健全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机制,把这一建议上升为国家战略,尽快出台发展规划纲要,全国“一盘棋”统筹推进。
具体而言,陈纯星建议把武汉港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的国际大港,推动武汉至韩国、武汉至越南等东盟四国的国际直达航线,推动长沙、合肥、南昌等地港口与武汉港口进行深度融合。
全国人大代表谈民强
勇担重任,武汉要主动作为
武汉曾经提出,从湖北来看自己要成为全省的主中心,要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从长江流域来看,武汉要成为长江经济带的脊梁;从中部来看,武汉要成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从全国来看,武汉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从世界来看,武汉要成为世界城市发展中的亮点城市。如今重新审视这些表述,这些雄心壮志丝毫不过时,仍是这座城市的梦想。
全国人大代表、东风公司副总工程师谈民强表示,武汉要做区域中心不要怕议论,不要腼腆,不要畏首畏尾,要发扬武汉人一贯“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勇担重任,主动作为,积极进取。“当然,主动作为不是盲目作为,要从实际出发。不要好高骛远,而要找到和激发自身及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发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比较优势”。
谈民强长期从事汽车行业,尤其侧重智能网联技术研发。他说,目前自动驾驶已成为全球创新“风口”,中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作为扎根武汉的企业,东风有义务有责任在这方面做产业创新的引领者。
“武汉作为国内汽车产业重镇,应该加快促进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开放,促进自动驾驶形成商业闭环,推动全国道路测试牌照互认,实现数据共享化管理。”谈民强认为,区域中心说到底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强攻,“拼出来、干出来的”。
全国政协委员龚胜生
做实长江中游历史上的龙头城市地位
长期研究地理与经济关系的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龚胜生指出,武汉作为长江中游地区的龙头城市由来已久,“北宋以来,武汉就是长江中游经济最集中、人口规模最大、战略地位最突出的首位城市”。
他指出,从全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分布格局看,“武汉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工业经济基础雄厚,综合交通枢纽作用无可替代,城市圈建设取得重要进步,武汉成为长江中游地区的中心理所当然,也当之无愧”。
龚胜生分析,武汉目前尚未像一线城市上海那样,进入扩散作用为主的发展阶段,与周边城市的体系结构还不完善,与省域城市的“落差”偏大,较难形成“长三角”“珠三角”那样的城市群,“因此,要想像上海、广州、深圳那样发挥中心引领作用,武汉的视野还得从省域放宽到长江流域,切实行动起来”。
龚胜生注意到,武汉近年十分强调“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一体化发展,千方百计引进国际机构和跨国公司入驻,放眼建设国际产业体系,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国际广泛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地域分工,“这些都是很好的作为,要继续保持和加强”。
全国人大代表余少华
武汉首先要成为制度创新引领者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少华建议,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建立“数字中国”指标体系,武汉要首先成为制度创新引领者。
当下武汉,正以突出的优势,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多个维度成为“数字中国”的焦点。余少华介绍,武汉要建成长江中游城市群龙头,必须高瞻远瞩,以武汉实践、武汉范本等反哺“数字中国”建设,要建设结构合理、高质量发展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建设管理协调、服务高效的数字政务服务体系,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智能化、专业化的数字社会,建设和推广精神文明、内容丰富的数字文化,建设和涵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数字生态。
余少华认为,要加快构建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数字中国”指标体系,将武汉的“龙头效应”,放到数字经济发展度、数字政务成熟度、数字社会发展度、数字文化繁荣度和数字生态投入度五个核心指标中来考量。
他认为,武汉要成为数字经济制度创新的引领者,这是对世界的贡献和担当,同时也要在技术创新能力、基础设施能力、信息共享能力、数据开放能力、网络安全保障水平、政策机制保障水平、资金保障水平和人才保障水平等“数字中国”指标中,做到力争上游。
全国政协委员谢文敏
学习长三角、珠三角中心城市的做法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首义律师事务所主任谢文敏认为,武汉作为长江中游区域中心的“客观存在”,既是历史形成的产物,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这一点,不受疫情冲击的影响”。
她表示,武汉多年来承接国家多项发展战略,无论从历史、现状还是未来发展趋势看,都将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具体到如何主导、如何引领,谢文敏认为,首先还是要在国家和湖北省支持下,破除区域壁垒,进一步规划好省内长江经济带的空间资源,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等一系列初步目标。紧接着,是要促进武汉与邻近省份重要城市之间融合发展。
她指出,武汉要好好学习长三角、珠三角中心城市的做法,做大做强交通枢纽;要真正发挥好自身的科教优势,继续做大做实人才基地;要继续勇于到国际舞台上去竞争,争取建成长江中游地区的国际交往中心。
谢文敏表示,这个过程肯定充满困难,不会顺风顺水,要破解诸多难题,比如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城市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省会城市与省会城市、省会城市与其他地市之间的种种协调等。
“我们要看到,最难得的是,中央和国家对武汉的支持一如既往,这是武汉的定心丸、主心骨。我们要深深理解这个历史大背景,把握好这个发展机遇,果断重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