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复工复产,促进了经济复苏,但夜间施工噪声也搅扰了居民休息。针对近期噪声投诉出现反弹的情况,昨日,武汉市建筑施工整治专班公布“降噪十条”,加强夜间施工噪声执法管理,服务复工复产企业和居民。

2018年,为让居民们睡好觉,武汉市政府将“严控工地噪音污染”列为当年的十件实事之一。武汉城管通过一年的治理,噪声投诉下降了近50%,每月投诉不到100起。

今年春节后,受疫情影响,建筑工地全部停工,噪声投诉几乎为零。4月8日起,工地陆续复工复产,噪声投诉出现反弹。既要服务好复工复产企业,又要让工地周边居民睡好觉,如何达到双赢的效果?武汉市城管执法督察总队经过调研,出台十条降噪措施。具体内容为:

一、发放一份施工公告。工地必须将施工公告,发放、张贴在周边社区(小区)显著位置。

二、完善一张管理责任清单。工地周边社区(小区)悬挂施工噪声责任牌,公示辖区城管执法队员、社区工作人员及项目经理联系方式,畅通诉求渠道,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三、发放一次防疫物资。加强与周边小区居民沟通,对受施工噪声影响的小区居民,发放口罩、酒精、手套等防疫物资,争取理解支持。

四、准备一份爱心礼包。为工地周边居民发放耳塞等降噪设备及防暑降温物品,争取居民配合。

五、制作一张爱心卡。关爱中、高考学生、70岁以上老人、重症患者等特殊人群,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扶。

六、制定一套降噪方案。组织指导建筑工地因地制宜安装“四个一(隔音房、隔音棚、隔音罩、隔音墙)”降噪设施,优化施工工艺,推进工地减噪降噪。

七、建立一个沟通平台。依托“微邻里”平台,建立微信群,落实基层治理,化解投诉与施工矛盾。

八、组织一次恳谈会。重点工地每月或者重点时间节点必须组织一次恳谈会,领导下沉接访,面对面解决问题。

九、组织一次约谈。对每月投诉前十名的工地,全市通报并约谈,各区每周组织投诉前三名工地约谈一次。

十、通报一次办案情况。市区每月通报一次执法办案情况、处罚结果,纳入企业诚信惩戒。

光谷火车站东广场工地与关南小区仅一墙之隔。昨日,东湖高新城管队员巡查时,提醒工地要安装隔音棚或其它隔音设施,施工过程中要优化工艺减少噪声,不能影响居民休息。

该项目负责人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在城管队员的指导下,工地采取了安装隔音棚、调整作业时间、使用静音振动棒等方法,尽量降低噪声。

城管队员说,如果工地因施工工艺要求,需要延长施工时间,必须提前向居民通报。项目负责人表示,将增加机械施工,缩短夜间连续作业时间,尽量做到不扰民。

武昌铁机路某项目工地,是该区商业服务设施及城中村改造项目。5月15日,因夜间施工噪声,居民集中投诉5次,占武昌城管当天投诉案件55.6%。这一情况引起武汉市城管执法督察总队和武昌城管关注。

经了解,该项目正在进行钻孔灌注桩,必须连续施工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在城管队员的建议下,施工方百盛建设有限公司通过改进施工工艺尽可能降低噪声,同时向周边居民发放耳塞、口罩、酒精等物资,取得了居民的广泛谅解和支持。

武汉市城管执法督察总队总队长王春生介绍,对每月投诉前十名的工地,将加大处罚力度。对落实“降噪十条”不力、整改不到位的工地,将禁止夜间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