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提振消费30条,第一条是扩大零售餐饮消费,包括鼓励各地向普通居民发放普惠性消费券等。4月19日以来,武汉市政府启动5亿元消费券投放,可以明显感觉到的是,整个城市的消费活力正日渐恢复。

今天,第二期武汉消费券正式投放。“抢到券了没?”再次成为市民们见面的问候语。有数据显示,发放消费券后,武汉当地生活服务业消费增长达155%。我们相信,随着第二期发券的启动,这个数字定会再创新高。

市民上闹钟抢消费券

今天中午11点58分,在武昌区铁机路一家便利店,记者看到,正在买饮料的一名男顾客,买单后拿着手机对老板说:“还有两分钟抢券嘞!还好看了下手机,不然就要错过了!”

“您家放心,我上次抢完券,就上了闹钟了,11点59分准时提醒,一定不会错过!”老板正说着,话音未落,手机闹钟如期响起。两人不由哈哈大笑。

隔壁的一家面馆里,收银员不断切换着支付宝、美团、微信三大APP,时刻准备着抢券。案台的三位师傅,也停下了手中的活儿,拿起了手机。“我抢到了一张20元的餐饮券,哈哈哈!”负责下面条的阿姨笑得合不拢嘴。

4月19日以来,每周四中午12点,已经俨然成了广大武汉市民的一个小“节日”!“尽管金额不算高,但大家都在抢,我也不能落后,这是一种仪式感。”武昌白领陈勋在朋友圈晒出了抢券战果,如此说道。

记者了解到,与上一期相比,第二期消费券新增了4种面额,不少市民表示,面额增多后,更方便“凑单”消费。“比如餐饮消费券,面额变大了,最高可以减50元,感觉更划算了。”陈勋表示,昨晚已经和女友一起下了馆子,成功核销掉消费券,“下次继续抢!”

商家叠加促销吸引顾客

其实,欢迎消费券的,不只是武汉市民,还有广大商家。在武汉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商家在店门口张贴的“本店可使用武汉消费券”提示。

武汉小川料理经理陈博介绍,刚恢复营业那会儿,生意相比疫情前,简直是一落千丈。随着消费券发放以及堂食解封,客流慢慢回来了,“现在我们核心商圈的门店,生意已经接近疫情前同期水平了,用餐高峰还会等位。”在他看来,武汉消费券的拉动作用不小,“很多顾客一进店就询问能不能用消费券,这样的顾客还不少。”

“武汉‘解封’后,武汉政府通过三大平台向市民发放了消费券,也给了我们武汉商家很多力量,树立了经营信心。”中式快餐品牌大米先生武汉市场部负责人叶欣表示,在政府发放消费券的同时,大米先生门店也推出了自己的消费券。

“我们通过券包优惠叠加的方式做促销,算下来都能打五折了,顾客也愿意进店消费了,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们餐饮商家堂食的恢复。”在叶欣看来,武汉消费券帮助武汉人民重塑了消费信心,“这是件好事,作为商家,我们更希望这项惠民政策能更长久地持续下去。”

而武汉多家商场,也推出了自己的优惠,叠加武汉消费券使用,吸引顾客到店。

餐饮商户交易额提升37倍

数据是武汉烟火气渐渐升腾的有力佐证。

武汉消费券发券平台之一的美团研究院数据显示,与武汉消费券投放前相比,近一周餐饮订单量增幅达6.6倍,消费额增幅更是达到23.7倍。其中,部分餐厅不仅订单量增长了17倍,消费额更是增长了40倍。

数据还显示,发放消费券后,武汉当地生活服务业消费增长155%。参与活动的餐饮业商户,店均交易额较未参与活动商户提升37倍,旅游业提升36倍,住宿业提升7倍。相较消费券发放首日,5月27日武汉商户消费复苏率,已从彼时的两成提升至超五成。中小商户占比达91.5%,其店均交易额更是超过未参与活动商户的4.5倍。

另一发券平台微信方面则表示,截止6月3日,通过微信支付核销的武汉消费券已超过274万张,累计核销商户超过3.4万家,通过核销优惠券带动经济达7.5亿元。

消费券对武汉市民消费信心也有明显的提振效应,武汉地区用券消费者消费额度增长近2倍。

专家建议多管齐下促复苏

随着夜市和地摊经济的火爆,申请支付宝码商(利用二维码做生意的线下商家)的人数也直线上升。来自支付宝方面的统计,4月湖北新增码商数量达4.5万多个,增速高达128%,并继续呈增长趋势。

昨晚,在汉口保成路夜市,一家卤菜店老板赵瑞告诉记者,他之前是一家店铺的服务员,因为疫情,老板没有继续经营,他就把店盘了下来。前不久刚申请了码商,如今已经有了专用收款码,“这样一来,我的顾客就可以使用武汉消费券的餐饮券了。”他说:“还真吸引了不少顾客来用券。”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黄漫宇教授表示,政府投放消费券,主要是为了活跃消费市场,提振消费信心,支持全市商贸和文体旅游行业复工复产复市。从目前来看,武汉消费券也确实带来了明显的乘数效应。所谓乘数效应,就是发50元券,能够撬动15倍甚至于20倍的消费,对武汉如今的状况来说,乘数效益也是最大的。

黄漫宇建议,除了消费券外,政府部门还应多管齐下。因疫情原因,对中小企业影响非常大,建议政府在政策上对其进行纾困,尤其是餐饮等行业,给予税收、贷款、包括房租等方面的优惠。另外,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因为消费实际上更多的是预期,消费者若预期未来的工作、收入无忧,消费自然就会得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