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大华10万锭全流程智能化纺纱生产线上,只见机器不见“人”。
7月5日,在汉南大道旁的武汉方鼎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智能车间,30米长的生产线上,6台橙色机械臂与锻压机床配合无间,每天可生产8000件汽车底板,替代了50名机床工人的劳动。
“车间今年年初全面完成改造,累计投资达7000万元,这是勒紧裤腰带也要推进的项目。”对生产线智能化升级,该公司总经理段思清态度坚决。
招工难、用工难、留人难,一直是传统制造业“老大难”问题,新冠肺炎疫情更是戳中“痛点”,倒逼企业痛定思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近日走访调研发现,在疫后重振中,大批企业对智能化改造的态度,已从过去的观望、犹豫转向“必须改”“继续改”,掀起一波“智造”升级热潮。
智能车间的免“疫”力
“抬起!”“放下!”
武汉方鼎公司智能车间隔壁,是未改造的传统机床车间,嘈杂的环境里,数十名工人扯着嗓门喊话,将一件件四五十公斤重的钢板抬到机床上折弯成型。同样生产汽车底板,传统车间需50人两班倒,每天产能5600件,次品率也高于机器人。
“机器人不用开工资、交社保,上班不知疲倦,还避免了工伤隐患。”段思清说,3月初公司复工后,五六个人就让智能车间运转起来,顺利接下一批防疫车辆零配件订单,而没有智能车间的同行,因招工难、人员到岗难,部分退出了竞争。
2019年底,湖北长江电气有限公司抽屉式配电柜生产车间完成智能化改造,疫情期间发挥了关键作用。
生产抽屉式配电柜共有电流互感器安装、线束压接等8道工序。目前,“线束压接”环节已被机器人取代——过去手工压接,力度大了线束接头有裂纹,力度小了线束连接性不好。现在,机器手臂“扭力”为固定值,既省人力又保质量。
“抽屉柜生产组装是典型的手艺活,引入智能生产线后,招工难度降低。”长江电气智造建设公司总裁张作顿说,过去,工人单兵作战,8道工序全部掌握,才装得了抽屉柜,新员工培训至少得2个月。现在,工人掌握一道工序就能上岗,培训周期只需20天。
“自动化程度更高,需要到岗的员工更少,复工节奏便更顺畅。”武汉裕大华纺织服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万由顺说,裕大华全国首条10万锭全流程智能纺纱生产线,万锭用工从技改前的55人减至18人,2019年1月至今年5月,生产线共生产棉纱约5000吨,因质量稳定,没有出现一起退货、索赔的情况。
6月5日,棋盘洲长江大桥正式合龙,这是疫后湖北首座完成合龙的长江大桥,其背后,有智能工厂助力。
在武船重工大桥钢箱梁预制车间,武汉锂鑫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建起桥面钢板智能生产线——机械臂压住“U肋”(起加固作用的钢筋),2名工人进行外部焊接,内部焊接则交由6台焊接机器人(如扫地机器人大小),它们钻进长15米、高和宽约30厘米的“U肋”孔隙自主作业。
“复工初期,人工奇缺,多亏了昼夜不休的焊接机器人,棋盘洲大桥建设没耽误工期。”武汉锂鑫自动化公司董事长高兴说。
“进化”生产线成为共识
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湖北长城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投资1.7亿元打造的电脑组装生产线即将投产,年产能达到30万台。
该生产线近60米长,各式不一的机械臂、智能探头分布于各个工位,可实现自动上料、AGV送料、机器组装、品质监控、溯源管理等功能。
“传统计算机组装流水线,要达到同样产能,至少需要200名工人。”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公司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旗下企业,由武汉中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管理,计划在湖北打造先进智能制造基地,建设纯国产计算机零配件及整机生产“黑灯工厂”。
2019年,在虹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基站天线生产车间,中国信科集团与湖北移动公司联合打造了全国首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如今,这条高度智能化的生产线仍在“进化”。
湖北移动公司5G办公室项目经理毛骞说,生产线正在进行5G工业模组替代,前期,生产线设备需通过CPE设备(将5G信号转换为WiFi信号)传输信号,数据多转了一道手;模组替代后,可大幅提高运行稳定性,成为全国5G智慧工厂标杆。
车企也没闲着。在东风本田第二工厂物流仓库,9台AGV搬运机器人取代了5台叉车(需配10名司机),自动到物料区取送货。
东风本田事业企划部IT科系长曲靖说,为扫除车间智能化“死角”,东风本田复工后,立即推进智能物流管理平台落地,实现运输、存储、包装、装卸、财务结算等物流全生命周期管理,可实时计算各装配点位物料需求,实现生产与物流“协同装配”。
武汉花山港是我国首个内河5G智慧港口,3辆5G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在疫情期间仍坚守“岗位”,每辆卡车每小时最多可装卸12个标箱。
“智能物流优势明显,不少散货码头、物流园区、智慧工厂、机场航运等客户都伸来了橄榄枝。”湖北三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詹军说。
“智造”呼唤生态链
“最近几年,工业交换机销售增幅保持在25%左右。”武汉迈威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舸说,工业交换机是自动化控制的基础通信设备,随着国内智能化改造升温,交换机采购需求与日俱增。
从迈威通信销售数据看,能源矿产领域工业交换机采购占比50%,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领域采购占比40%,而工业制造企业采购占比不到10%。
肖舸分析,能源、交通领域的采购商大多有国资背景,有实力持续推进智能升级。而工业制造领域中小企业偏多,智能化改造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不少企业依赖自有资金难以进行技术升级。
湖北三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梅汉生认为,虽然智能制造、两化融合等企业示范项目能得到政府专项资金支持,但对大型制造企业而言,技改投入动辄上亿元,投资回报周期往往在5年以上。建议政府及金融机构设立技改引导资金和产业基金,避免“短贷长投”给制造业带来流动性压力。
记者注意到,6月以来,山东、河北、福建等多地出台专项政策支持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如,山东省提出力争到2022年底,每年完成万项技改、推动万企转型、完成4000亿元投资。而早在2017年,我省就启动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3年来累计实施技改项目1.16万个,完成投资1.2万亿元,推动智能制造水平显著提高。
除了资金问题,企业普遍期待横向合作,破解改造升级中的“智力”短板。
武汉长酒洗涤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帆说,酒店布草洗涤行业整体智能化程度不高,布草分拣、水洗、烘干、打包等环节需大量人工参与,缺少专业企业为洗涤行业提供智能升级解决方案。
万由顺认为,随着智能化推进,懂自动化编程操作的技术工人非常缺乏,需要强化职业培训,促进行业间人才共享。
张作顿表示,长江电气研制的新一代互联网智能配电柜,能自动为客户出具“用电体检报告”和“节能优化方案”,非常适用于智慧工厂改造场景,产业链企业应抱团合作,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我们正在联合全球范围内的上下游合作商,打造智能制造生态链。”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事业部总经理杨乐天说,华工科技作为我省智能制造平台综合服务商,疫情后,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0%,客户也从过去桥梁工程、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向能源、环保、食品、医药等领域拓展。下一步,华工科技计划分行业打造智能制造标杆工程,并组建供应链联盟体系,让智能制造从“盆景”变“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