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2019-2020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宜昌自贸片区“企业信用档案可视化工程”入选。

2017年,宜昌自贸片区借用智慧城市、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成果,结合线下收集企业实际运营状况信息,创新推出“企业信用档案可视化工程”,为市场主体建立电子化信用档案。

目前,这一创新举措已在三峡物流园区、水悦城商场实施,覆盖近3万家市场主体。企业、商铺在门口张贴“信用二维码”,网上店铺在开通时自动嵌入企业信用码,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就会自动呈现。

“通过‘信用二维码’,企业上下游合作伙伴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企业信用状况。”宜昌绿盾征信有限公司高级信用管理师龙宏英说,作用是双向的,消费者也可根据商户信用情况选择性消费,碰到需要维权的情况,也不需要辗转投诉,只需扫描二维码实名认证,就可以现场评论反馈,实现快速维权。

截至目前,企业和群众累计扫码查询商家信用记录近10万次,实名好评企业980家,实名好评信息1852条,实名差评企业10家,实名差评信息25条。

与此同时,企业信用情况与监管、融资直接挂钩。监管部门对信用等级不同的企业实行差异化措施,如信用评价较低的企业,不能享受“涉税执法容缺容错机制”等服务。

在信用示范园区中,信用优良的企业可获得既定优惠政策115%至130%的扶持,享受“容缺受理、容缺审批”服务。在网上金融服务平台中,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可获得纯信用贷款,实现“零抵押、零跑腿”。银行通过平台获取企业信用信息、进行贷后全程监管,贷款审批时间由以前的7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目前,网上金融服务平台已向银行推荐A级以上守信企业1.8万多家,授信额度达80.42亿元,发放贷款10294笔61.56亿元。

“诚信档案电子化、全覆盖、易查阅,倒逼企业诚信自律,更加注重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赢得消费者和合作伙伴的信任。”宜昌自贸片区创新推进局改革推进科科长刘常清说,市场主体信用档案“一码清”,将助力营造诚信的营商环境,让守信者的“获得感”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