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复工复产以来,湖北水运跑出了怎样的速度?

7月29日,记者从湖北省港航局获悉,今年二季度,全省完成港口货运吞吐量超过1亿吨,是一季度的3倍。其中6月份完成约3700万吨,较3月份增长了1.5倍;上半年完成水运投资16.5亿元,其中6月份完成了7.5亿元,约占上半年总量的45.5%。两项指标单月完成量均超过了去年同期,大大提振了湖北经济复苏的信心。

省港航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入7月份,各级港航部门和相关企业一手抓防汛,一手抓生产,货物运输和港口投资建设基本正常。

集装箱、货运量成倍增长

彰显经济复苏强劲势头

7月28日上午,武汉阳逻港二期一片繁忙,江边停靠着4艘船舶,岸桥吊起一个个集装箱,稳稳地放在货船上。码头堆场内,码放着一排排集装箱,前来装卸货物的车辆络绎不绝。当天,二期完成2516标箱,发往上海等地。

“4月份全面复工以来,阳逻港越来越忙。”武汉港发集团相关人士介绍,今年6月武汉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69万标箱,同比增长6.14%。其中阳逻港二期、三期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过8.5万标箱。到6月底,公司完成港口货运量、集装箱吞吐量已恢复正常水平,商品车运输量同比实现了正增长。

港口货运是经济的晴雨表,彰显着湖北经济复苏的强劲势头。

一组数据证实了武汉港集装箱业务的忙碌:2月份4.17万标箱,3月份5.06万标箱,4月份9.62万标箱,5月份突破10万标箱,6月份14.69万标箱,4月起每月环比增加4万标箱以上。

“尤其是6月份,武汉集装箱吞吐量首次实现了同比正增长。”省港航局相关人士称,不仅是集装箱业务,全省完成港口货运量也是逐月攀升,从3月份的1556万吨到6月份的3700万吨,单月产量足足增长1倍多,且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据介绍,4月份以来,省港航局组织专班,兵分多地调研,纾解相关物流运输企业、港口码头的困难,为企业减免费用,降低负担和成本,仅武汉港务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为不能及时离港的货物减免堆存费用就达1000万元。

同时,省港航局联合武汉新港委、武汉港发集团等单位加快市场开发。5月9日,武汉正式恢复长江中上游首条国际水运航线——武汉至日本集装箱江海直达航线,并实现了周班制。截至7月初,已成功开行14航次。6月17日,阳逻港开通了落实国家大宗货物“公转铁”首单铁矿砂铁水联运专列。同时,我省还积极谋划推动武汉到韩国、东盟四国等近洋直航航线开通,进一步扩大品牌航线辐射范围。

此外,通过多方努力,今年5月宜昌港、黄石港港口规划获批。至此,长江沿线除黄冈港、嘉鱼港之外,其余港口规划均已批复,为湖北水运下一步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港航建设如火如荼

下半年再实施一批重点工程

7月15日,雅口枢纽二期泄水闸首仓混凝土通过验收,标志着雅口枢纽二期主体工程全面展开。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总投资的82.6%,全力冲刺年底第一台机组发电。

在推进货运恢复的同时,港航投资建设也马不停蹄。省港航局相关人士表示,从2月份开始,省交通运输厅、省港航局召开专家视频会议,对各地申报的相关材料进行“云审议”。全面复工后,加快了新建港航项目的审批力度,做到材料随到随审。同时成立重点项目工作小组,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推进重点工程复工复产。

经过努力,唐白河航运开发工程工可报告获批,阳新富水航道项目初步设计进行“双院制”审核,碾盘山航电枢纽工程实现实质性开工,武汉、宜昌两个洗舱站建设进展顺利。

“眼下,我省港航工程建设如火如荼。”省港航局相关负责人介绍,4月份以来我省完成港航投资明显提速,其中6月份完成7.5亿元,较5月份增长了50%以上,超过了去年同期水平,占上半年总投资额的45.5%,令人鼓舞。

多式联运建设方面也有较大进展:黄石新港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正在准备迎接交通运输部验收;宜昌白洋港二期工程跨318国道的铁水联运上跨公路桥建成,货物从白洋港可快速转运到紫云铁路货场;荆州港申报第四批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已形成专项研究报告;多式联运信息共享平台“云上多联”实现与阳逻港、中国铁路总公司部分数据对接,开通了武汉范围的铁路物流信息查询功能,为铁水联运集群化提供强力支撑。

为推动长江大保护决战决胜,复工复产以来,省港航局聚焦港口船舶污染防治。黄石、咸宁等地港口岸电项目均已开工,全省具有岸电供应能力的泊位达到205个。武汉、十堰加快推进50吨级溢油设备库建设,目前十堰方面已开工,武汉方面正在等待批复。

“随着湖北建设交通强国试点启动,湖北水运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省港航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半年我省将启动实施汉江河口到蔡甸2000吨级航道提升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为湖北疫后重振贡献水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