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有机硅油生产线,一个月可以生产200吨有机硅油,目前市场供不应求。”日前,在机器轰鸣的宜昌兴越新材料有限公司硅油生产车间,总经理朱玉彪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向记者介绍。

4个月前,兴越新材料因疫情影响,“现金流”出现问题,朱玉彪愁云密布、一筹莫展。正在此时,宜昌市搭建“企业方舱”,为入舱企业“输血救急”,兴越新材料同区内的另外25家企业一同被纳入宜昌市“企业方舱”,由经信、金融、财政、法院、发改等政府部门和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一起多部门协同解决。

“对接初期,多采取电话、网络等不见面方式沟通,效果不理想,银行和企业自说自话,谈不到一起去。”猇亭区科经局副局长迟淑娟说,为弄清楚症结所在,区委、区政府成立企业服务组,挨个梳理,拿出“一企一策”纾困方案。

兴越新材料无抵押物,经区政府与担保公司沟通后,金融机构尝试多种金融创新,将企业设备、项目、纳税信用、应收账款等纳入可担保范围,多渠道打通金融活水,问题迎刃而解。在1000万元贷款输血下,兴越新材料扛住了“现金流”危机。“7月硅橡胶产能300吨,产值600万元,受下游需求复苏和硅油行情上涨等利好因素影响,今年销售预计突破3亿元。”朱玉彪说。

除兴越新材料外,名之窗、源森木业、龙锋钢构等小微企业贷款也陆续到账,26家企业共获银行贷款3.56亿元,续贷和展期1亿元。目前,26家企业基本恢复正常,全区61家规上工业企业获贷款9.02亿元。同时,辖区银行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今年新增贷款30亿元。

先输血再造血,更多“体质较好”的企业,挺过疫情艰难时期。至8月10日,猇亭区26家“方舱企业”全部达到出舱标准,19家企业7月产值实现正增长。7月份,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20.77亿元,同比增长0.05%;1-7月全区22家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实现正增长,占比达到35.4%。数据表明,猇亭作为宜昌市工业经济主战场之一,正走出疫情影响,呈复苏转暖态势。

(记者袁静、通讯员谭雪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