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十三五”打下的坚实基础,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按照“打造武汉城市圈副中心”战略定位和“两保持一优先”目标定位,确定“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优化协调发展新布局,拓展副中心发展空间。注重战略留白,划定“三区三线”,实现“多规合一”。突出主城崛起,市区一体,健全机制,厚植产业,整体谋划孝南区、市高新区、市临空区,促进同城一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提升经济首位度,主城区经济占全市比重达20%以上;推进城市“东进、南拓、西联、北延”,建设主城区高速环,畅通城区路网和微循环,优化空间布局,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提升城市美誉度、软实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强化两带协同,立足县域特色,优化产业布局,突出产业支撑,支持汉川、应城、云梦、安陆建设汉江经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支持大悟、孝昌、市双峰山建设大别山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推进县域经济争先进位,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块状经济,打造协同发展的南北两带。推进孝汉同城,健全同城化体制机制,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合作,用好两大“金字招牌”,共建武汉城市圈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建设汉江生态新城,建成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推动交通同城、产业同城、功能同城,率先实现同城化,孝感全域建成武汉市的新外延。形成多元支撑,围绕“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质主体”,强化市域一盘棋,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竞相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完善“一核心、六重点、百乡镇、千乡村”全域四级城镇体系,城镇化率达64%。开展“功能镇区、和美乡村、实力产业”三项行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乡镇打造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乡镇集镇“双通道”全覆盖,“一镇一业一品”,建设一批经济强镇、特色小镇,建成50个功能强镇;用好5年过渡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试点建设未来社区型美丽乡村,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360个。
(二)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壮大副中心经济实力。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完善延伸产业链供应链,不断提升经济质效和核心竞争力。瞄准全省制造业强市目标,实施制造业升级“十大举措”,改造提升五大传统产业,加快发展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制造业强市,争当全省第二梯队“排头兵”,五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0家以上、总数达1500家以上,培植千亿产业1个、500亿级产业3-5个,新增省级以上知名品牌100件。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培育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总产值突破400亿元。打造“孝感建造”品牌,建筑业产值突破700亿元。瞄准武汉城市圈服务业强市目标,实施服务业“双五”工程,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提振扩容、生产性服务业转型提质,服务业市场主体达35万家、新增限上单位400家以上,培育规上商务服务业20家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0%左右,旅游综合收入达400亿元。瞄准全省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农业先行区,全面发展绿色农业智慧农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壮大“五区八园七带”,粮食产能稳定在46亿斤以上,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突破400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800亿元以上,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3:1,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三)融入开放发展新格局,汇聚副中心发展合力。主动融入双循环,全面对接中省重大战略,激活内需,提升开放发展水平,构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节点城市。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建成“四横三纵”高速网,加强与武汉自贸区、武汉综合保税区、武汉新港、天河国际机场战略合作,建设国家农产品水产品交易中心、冷链物流基地和市临空区现代化物流“枢纽港”,畅通市场循环、产业循环、经济循环、社会循环。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坚持项目为王,用好政府、市场“两只手”,强化“两资一促”,突出“两新一重”,滚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快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和“十四五”项目转化落地。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推动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在外贸聚集区设立外贸服务中心,务实推进对外交流合作,出口实绩企业达到470家,新设海外投资机构10家。促进消费提振扩容,鼓励本土零售企业转型发展,改造新建一批标准化市场,实现快递村村通,培育壮大消费领域新模式新业态,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
(四)厚植创新发展新优势,增添副中心发展活力。深化改革,坚持创新,增强发展动能。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高质量完成国家和省改革试点,创造更多孝感模式、孝感经验。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优化市域创新体系,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促进产学研融合,延伸产业链创新链,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市2个,新型研发机构突破15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高新产业增加值突破500亿元。争创一流营商环境,以市场评价为标准,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更优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商环境整体水平进入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