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编制完成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开工建设江城大道下段、三峡高速港窑路和花溪路互通等项目,加快港窑路延伸段、张家湾路延伸段等项目建设,确保伍家岗长江大桥、江城大道中段、宜长公路、三峡高速西陵二路和合益路互通等建成通车。城区新增公共停车场10个、停车泊位3000个以上。优化城市公交线路和班次,确保通过公交都市创建验收。

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区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00个,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50部以上,棚改新开工2233套、建成5225套。开展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依法拆除城区违建2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储气调峰机制,谋划城区燃气入城二通道。高标准规划建设高铁北站片区,加快推动火车东站、奥体中心、沙唐、共联等片区开发,精心谋划石板、大树湾等片区发展。全面整治城区大型内涝点,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坚持“房住不炒”,启动政策性租赁住房试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出台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小区业委会覆盖率、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80%。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支持宜都打造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

(五)坚持强农惠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全国知名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完成柑橘“三改”8万亩、茶叶品改8000亩,加快建设三峡蜜桔产业集群。调整蔬菜品种结构1万亩。推进水产池塘工程化流水养殖、畜禽生态化标准化养殖,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产业园区。支持中药材、中蜂、小水果、食用菌等产业发展。突破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稻花香、枝江酒业、屈姑、土老憨、萧氏茶业、采花毛尖、鑫鼎长盛川、一致魔芋、康农种业、福美园食品等企业发展,确保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0%。大力发展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加大宜昌蜜桔、宜昌宜红、宜昌毛尖推广力度,打造一批公用品牌标杆企业。新增“二品一标”20个。全力稳定粮食生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加快补齐农田水利设施短板,推进东风渠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27.93万亩。加强本土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做好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支持秭归脐橙文旅小镇、三峡茶旅小镇、清江鲟鱼谷等产业融合项目建设,丰富农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就近就业和增收空间。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编制“多规合一”村庄规划。启动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1500公里,建设“美丽宜道”150公里,推动交通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1个、示范乡镇4个。全面开展公路桥梁三年消危行动。健全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公司化管护体制,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开展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持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和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加快智慧广电工程建设,扩大农村数字电视网络覆盖面。持续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实施“擦亮小城镇”三年行动,确保所有乡镇达到美丽城镇标准。支持远安创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加快榛子黄粮、环百里荒、玉泉双莲等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加强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保护。着力提升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能力和质量,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农技人员“县管乡用、下沉到村”新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吸引企业、能人、市民下乡兴乡。

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跟踪脱贫人口收入变化、“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完善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突出抓好“一村一品”特色富民产业发展。加大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完善集中安置区公共服务和配套基础设施。优化配置脱贫攻坚“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产业扶贫指导员、帮扶干部等工作力量,整合过渡到乡村振兴工作。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建设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