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坚持生态优先,加快绿色转型进程

狠抓污染防治。强化“散乱污”企业、挥发性有机物、工地扬尘等治理,确保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不低于80%。确保临江溪污水处理厂尾水提标、花艳和猇亭污水处理厂二期建成投入使用。加快合益一路、江景二街等雨污分流改造。深化点军区厂网一体化运维试点。加快推进清江水系连通、城区“两河六库”连通等工程。持续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综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加强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工作。加大三峡库区清漂力度。做好化工企业搬迁遗留场地生态修复。完成中石化王家河油库码头迁建,实现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清零。

强化系统治理。严格“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启动48万亩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治理矿山地质环境100万平方米。严格落实《长江保护法》,加强重要河流、湖泊、湿地保护治理。推动长江岸线城区段、卷桥河、下西坝等生态修复。完成县乡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抓好长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推深做实林长制、山长制。加快“串园连山”生态廊道建设。支持秭归和远安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五峰和环百里荒建设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围绕“增量归零、存量减少”目标,大力推动磷石膏及制品示范应用,进一步提高综合利用率。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加大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力度,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研究制定碳达峰措施。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积极发展装配式、超低能耗等绿色建筑。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更大力度消化闲置和批而未供土地。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和绿色家庭、社区、学校等创建活动。

(七)坚持改革开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更大力度推进“放管服”改革。认真落实省优化营商环境“新三十条”。加快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证照分离、一照通等改革。推动“六多合一”市县两级全量落实。巩固“1233+74”改革成效。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更宽领域深化“一门一网一次”改革,加快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跨省通办。推行“综窗+专窗”受理模式,健全帮办代办长效机制。坚持传统与智能、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解决好“数字鸿沟”,为市民提供更加人性化服务。确保市民之家投入使用。推进工程招投标“评定分离”改革。完善“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开展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联合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加强法治建设,清理各类显性隐性壁垒,真正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办事“靠法治”而不用“找关系”。健全政务服务“好差评”、县市区营商环境评价机制,以政府有为推动市场有效、企业有力、社会有序。

更深层次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加快市级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和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点状供地”。加快“标准地”改革,实现“拿地即开工”。持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抓实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强化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鼓励大型公立医院实行“一院多区”模式。

更高水平推进对外开放。深化自贸片区建设,力争复制推广5项以上制度创新成果。强化综保区招商运营,力争入驻企业30家、进出口额达到50亿元。支持三峡保税物流中心加快发展。确保三峡机场二期建成投运,航空口岸通过国家验收。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保税维修等外贸新业态。支持宜昌港拓展进出口业务。积极培育和引进外贸进出口企业。加快创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加强与国际友城交流合作。

更加精准服务实体经济。深入开展“金融稳保百千万”“百行进千企”“小微企业首贷”专项行动。提升网上金融大厅服务实效,新增线上融资超过100亿元。深化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强化普惠金融服务,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力争信贷增长12%以上。新增上市公司3家、报辅报审企业3家。一企一策推进重点企业风险化解。抓好非法集资案件防范处置。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持续深化“双千”服务,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金牌店小二”,用力推动中央、省支持政策落地见效,千方百计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激发活力,更好稳定预期。

<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