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荆江

奔流,是长江前进的姿势,也是荆州前进的姿态,即便百转千回,道阻且长,必定勇毅前行,百折不回。

“大江从来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观音矶头,年轻的老师带着孩子们诵读着长江诗篇;高校里,生命长江的课堂上,荡漾着守护母亲河,弘扬长江精神的家国情怀。一江清水中,你也能听到,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主题下,新时代、新荆江、新荆州奏响的华丽乐章。

生灵

2022年,初春。长江下荆江段,阵雨初歇,氤氲空气中,晕黄的光,散射泛滥,融化成模糊而柔和的光团。这光团中,麋鹿奔腾,白鳍豚跳跃,水珠四散,温润欢悦。谁能想象,眼前这如初升新月、静若处子的天鹅洲,曾是滚滚长江的一部分。

上世纪,长江六合垸江道自然裁弯取直,在主干流之外形成了2.5公里长的新河道,被当地人称为“沙滩子故道”。这是长江馈赠的宝贵自然遗产,长江故道群湿地中保存最好的一处,也是白鳍豚和麋鹿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是一片独具风姿的小天地——春天漫滩的紫云英,汇成花海;夏夜水天相接处,日月同辉;秋天的回头青,从缓慢消退的水中渐次生长;冬天的芦花,在开阔的河道上肆意飞扬。

眼前的美,深深吸引着观鸟爱好者刘华农和她的同伴。每年的春天,她们都要来这里打卡。此时,她再次踏上这片心驰神往的圣地,蹲守在平坦的滩涂上。太阳羞答答露出一点点前额,窗外,是一片神秘的迷雾,但就算隔着这层青纱,她依然能感受到这熟悉的美!江面上笼罩着烟碧,太阳慢慢向上爬,透过朝雾,一缕缕洒满天地间,风景渐渐明朗起来。

“这个季节应该有冬候鸟。”

“是白鹳,还是中华秋沙鸭,或是白尾海雕?”

“我希望是青头潜鸭。”

每一次蹲守,都会有种开盲盒式的期待与快乐。

大约在10多年前,刘华农就加入了观鸟群体,和荆州市观鸟协会的观鸟爱好者们,追逐水纹痕迹,在荆州大地上寻觅着珍贵的蓝天精灵:“经过多年积累,2017年之后,我们把观鸟兴趣和荆州野生、珍稀鸟类调查工作结合起来。”

“快看!好像真是青头潜鸭!”

刘华农抓起望远镜,顺着同伴镜头的方向望去,靠近江边的芦苇丛里,十几只黑褐色鸭子在岸边散步。走近了,鸭子颈脖上泛出青绿色的光。这绿宝石一样的光,让刘华农和同伴们兴奋了。身着迷彩衣的他们,悄悄向前,摸到距小动物约莫800米距离的蒲草边,举起了沾着绿草丝的望远镜和高倍相机镜头。

“真的是青头潜鸭!”刘华农抢按快门,一张精灵伴水起舞的生动画面定格。他们又摸近些观察:水边蒲草地上有条条浅坑,还有堆积的蒲苇:“这是鸟巢,它们安家了,应该会留下来。”

青头潜鸭,冬候鸟的一种,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水中大熊猫”,对栖息地生态环境要求高,也被视作生态指南和环境向好的指标。

2016年,荆州观鸟爱好者第一次在石首发现青头潜鸭,从此,那身着黑白“礼服”、闪着宝石绿光的青头潜鸭,就轻轻地落入了她们的梦境。

这梦境,总会与现实重逢。

2019年,刘华农和观鸟爱好者,从长江荆江段上游沿江而下,追寻青头潜鸭的足迹,先后在上津湖、菱角湖、海子湖发现了其踪迹。

那一年夏天,荆江分洪区内最大湿地——崇湖,近300只青头潜鸭在水面嬉戏飞舞。它们时而从阳光下钻到阴影里,又从阴影里飞到阳光下,时而扑腾几下翅膀,打湿一片小小的草丛,演绎着盎然欢歌的图景。

鸟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大规模的青头潜鸭安家荆江,这是大自然精灵对荆州生态环境的无言认可。

水鸟安家,源自水土。水美土肥,群鸟毕至。江面是红嘴鸥的游园,长江滩涂是北候鸟的家,故道湿地里夏候鸟和冬候鸟在菱角湖湿地轮流当值……荆江色彩,如此鲜亮!

“江上白鹭一线飞,水中倩影长相随。”观音矶头,一位读着古诗的小学生问刘华农,是不是很久很久以后,我们也能看到江上白鹭飞?

“一定可以!”刘华农肯定地说。

这底气,源于眼前的美景,也源于数据——

2018年,荆州市观鸟协会记录的野生鸟类共有289种,到2021年5月,增加至33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9种,分别是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白鹤、黑鹳、东方白鹳、彩鹮、黑脸琵鹭、秃鹫、黄胸鹀。国家二级鸟类58种,国家三级保护动物222种,湖北省级保护动物36种。

这些年来,鸟儿生活的轨迹告诉她,荆江两岸的人们,正用心用情用力呵护这份独一无二的宝贵自然财富!

梅志刚与江豚初识,是在17年前的一个夏日。

2005年,在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读大一的湖北黄冈男孩梅志刚,在暑假到中科院水生所白鳍豚馆做志愿者,跟随科研人员来到石首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与野外科考。船只行驶在故道水面,突然,离船约300米处,一道灰黑色的弧形曲线一跃而起,快速地进入江面,紧接着,又一头跟上,同样在视野里划出优美的弧线……

初遇“野生”江豚,一见倾心。“我好像看到了它们的微笑,这种‘接触’,远比在豚馆中见到江豚要令人雀跃,甚至这片原本陌生的地域,也突然变得亲切起来。”看着一头头江豚,优雅地跃出水面呼吸、换气,一种奇妙的感觉从梅志刚心底涌出。

毕业后,梅志刚如愿考上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鲸类保护生物学,从此有了更多机会接触江豚。然而,2008年开始,几次野外科考,都让梅志刚痛心不已——受到人类行为影响,江豚野外生存环境大不如前,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约1000头,保种成为当务之急!

2012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受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委托,开展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候选区普查。监利何王庙故道是历史上长江江豚的重要栖息地,其常年自然通江,生态环境潜力好,成为排名第一的候选区域。

故道中大面积的围网养殖,水中定制网、迷魂阵密布,还有各种密集的捕捞船舶,每天清晨,一车一车的鱼被运走。2013年梅志刚在监利何王庙故道考察时看到的场景,深深印刻在他脑海里。看着长江江豚曾经的栖息地被严重破坏,梅志刚仿佛听到了江豚对生存的呼唤,他急切渴望“长江大保护”,保护一江清水,保护江豚家园。

2015年3月,监利何王庙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在何王庙启动了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工程,并首批向何王庙迁入8头江豚,开始迁地保护。监利给江豚生存繁衍“腾位置”,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保护区水域的渔业捕捞、网箱养殖、洲滩放牧和农业污水排放等进行综合治理,并赎买了核心区渔民捕捞工具,杜绝核心区捕捞活动。截至2019年底,何王庙保护区已全部完成渔民退捕工作,223户渔民签订安置协议,退出该水域。

江水奔流拍岸,渔船不见踪影。一年又一年,梅志刚在监利何王庙故道进行野外调查,深深感受到生态之变、江豚之喜。“迁入故道的长江江豚,在一年后就实现了自然繁殖,迁地保护取得了初步成功。此后至今,故道内每年都能观察到有幼豚出生。现在保护区内水质优良,鱼类资源丰富,江豚三五成群,时而在水中跳跃,时而在浪花中翻滚,良好的生态条件,确保江豚过上了安全、安稳的生活。”

生机

连传飞的桌上,压着一枚邮票,那是2018年8月发行的《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特种邮票。

小小的邮票,描绘着培育新动能,产业升级的大蓝图。

青山环绕的长江,如嵌在天地间的玉带,长江经济带沿线,一台台白色的风能发电机迎风转动,机械手臂舞着长袖,穿着防尘服的研发人员正在探索着新的科技领域。

现在,这张蓝图已变成现实——

碧蓝如洗的晴空下,是花园簇拥的厂房。

“搬出了一片新天地!”荆州开发区农技路上,湖北汇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厂区仓库前,公司副总经理郑胜清点着即将装车的四氨基联苯:“这是我们新上的高端产品,用在航空航天领域,2021年产值达1500万元。”

汇达科技,2007年从北京招引而来,落户滩桥,2013年企业第一次搬迁,从滩桥南往北落户在向人口更稀少的郊区,长江大保护“一公里红线”划定后,企业再次搬迁,落户在新化工园区。

搬迁中,蕴藏着转型升级机遇,企业迎来了更火热的改造。高技术生产线上淘汰了双甘膦一类的低端产品,四氨基联苯一类优质产品正在抢占精细化工和高分子领域的高端市场;曾经在车间劳作的工人,经历着他们不敢想象的人生,走进了“象牙塔”,在高等院校化工专业课堂,演算着如魔方般的化学方程式,用鼠标遥控百米之外的生产线;研发库里,储备着未来市场的新新产品;企业捧回了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金字招牌。

这蓝图里,传奇正不断上演——

能特科技,自身搬迁新建,与帝斯曼合建益曼特,与天津药研院合建天科制药,还与博尔德和中泰化工重组新建能泰科技。“一变四”,让企业迈向国内化工行业顶端;

奔跑在马拉松途中,安道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翰林,高声告诉跑友,他爱荆州,荆州是安道麦的另一个故乡,安道麦要将荆州基地打造成行业内的领先企业,让基地不仅成为荆州骄傲,也成为安道麦在全球最重要的基地;

直播间里,“活力28 一比四”的熟悉声音再次响起,洗手液、洗衣液、沐浴露等新产品,上线瞬间即被秒光,驰名中外的民族品牌,在万众瞩目中按下了重启键;

党的十九大之后,国内表面处理行业唯一上市公司——金茂源(华中)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落户荆州。在地下宫殿般的集约化隧道空间里,能同时处理含铜、锌、镍、铬、镉、氰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18类,是目前全国处理废水种类最多的园区。现在,20多家省内外表面处理企业,在这个绿色平台驻扎发展;

……

一流农化基地、医药化工产业园、表面活性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新的化工园区,如同一棵奋力生长的树木,粗壮的主干上分叉出新的枝丫,迸发出更茁壮的生命力与发展前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